項目組組長由點北京計算機所的郭懷昌領銜,而這個項目組其他的人員,全部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
段雲成立“火花工作室”的最初目的,其實還是為了讓他們研發MP3軟件。
先前段雲在德國的IFA展會上看到一家德國科技公司開發出來的 MP3軟件的早期雛形MPEG-1之後,就立刻萌發了生產製造MP3播放器的想法。
不過當前生產MP3,除了硬件技術達不到之外,軟件方麵同樣開發到最佳程度,相比於前世的MP3軟件,此時MP3初代版本的MPEG-1壓縮比隻有4:1,還不到 MP 3軟件1/10壓縮比的一半,所以段雲想要提前布局,在國內成立一個專業的軟件團隊,以MPEG-1版本為基礎,儘可能的早於國際其他的軟件團隊,開發出最終版本的MP3。
所以在團隊成立近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音頻壓縮軟件,而段雲這次準備交代給他們一個新任務,讓他們開發學習機的內置學習軟件。
早期的小霸王學習機學習軟件包括五筆字輸入係統,學習卡通,包括鍵盤練習,打字遊戲,音樂欣賞,5筆練習,編程編曲,BASIC程序設計等多種學習功能。
其實這些學習類的軟件在編程方麵是非常簡單的,卡帶的容量也不可能加載功能太多比較複雜的軟件,其實隻需要能夠讓人們學習5筆打字,就已經足夠了滿足當前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了,也沒必要開發太多的學習功能,況且這種學習機真正的賣點其實是遊戲功能。
段雲也對軟件開發比較了解,當天晚上,他就寫了一份軟件開發項目列表,並對每個功能提出了建議和要求,然後第2天一早的時候,他就來到了研發中心的火花工作室,召集所有工作室的成員開了個小會,並把學習機軟件研發任務給他們布置下去。
對於工作室那些拿的高薪的國內頂級程序員來說,段雲這次交給他們的任務根本沒有任何難度可言,郭懷昌當地拍的胸脯向段雲保證,隻需要一個星期時間,他們就能做出學習機的軟件,這讓段雲感到非常的滿意。
工作全部布置下去之後,段雲立刻就安排芯片廠那邊開出馬力生產,產量有以前的每天1000枚加大到了每天2萬枚,他準備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除了教會給韓國精英社的10萬枚芯片之外,還要再儲存50萬枚fsh芯片,用於學習機卡帶的生產。
段雲電子廠那邊現在主要生產複讀機,已經沒有多餘的產能生產學習機和遊戲卡帶了,所以他準備將生產學習機和卡帶的事情,交給自己的下屬企業。
天音集團目前有21家控股企業,包括肖強的電路板廠,何淑芬的變壓器廠,周江龍的電氣開關廠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生產電子元件,以及做錄音機,隨身聽的組裝廠,幾乎涉及到了電子產品供應鏈的方方麵麵。
而段雲這是做遊戲機,其實也是為了給自己的這些控股企業一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