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從日本引進的正版卡帶一般隻有一個遊戲,或者是4個簡單遊戲,價格在200元左右,而段雲這種可以內置4個精品遊戲的卡帶,價格定到300元到400元,也肯定能夠賣得出去。
其實當時國內已經出現了一些走私過來的紅白機,對於生產的卡帶同樣可以賺取這些正版用戶的錢,畢竟遊戲機卡帶都是兼容的,憑借品質和價格的優勢,段雲可以很輕鬆的將正版卡在擠出國內市場。
而且段雲還能夠進一步的降低卡帶的成本價,讓國內的其他遊戲卡帶盜版廠商根本無法與之競爭。
在前世的時候,為了進一步降低卡帶的成本和價格,有些地方甚至出售一些沒有外殼的“裸卡”,這些卡在你的內容無人知曉,隻有將其買回家驗貨後,才能得知遊戲內容的好壞。
這或許就是中國最早的“盲盒”或“賭石”玩法,運氣好的,可以用極為低廉的價格購買的精品遊戲,運氣不好的,那就隻能買到一些“64合1”“100合1”,甚至還有更誇張的“9999合1”……
除了賣裸卡,為了節省成本,盜版卡帶生產商也是無所不用其極,那個年代很多的遊戲卡帶,使用的都是“牛屎芯片”。
所謂的“牛屎芯片”是由於當時的遊戲卡帶電路板上出現的並非是一塊常見的規劃整齊的由集成芯片矩形方陣組成的電路板,而是在近乎空無一物的電路板上,突兀的出現一坨圓形,甚至連圓形都稱不上的“黑疙瘩”,這個黑疙瘩由於醜陋的外表,被人們稱為牛屎。
當年很多的孩子在購買裸卡的時候,甚至還會根據裸卡上麵“牛屎”的大小,來判斷遊戲內容的好壞,認為“牛屎”越大,裡麵的遊戲就越多越好。
但實際上,這隻是盜版卡帶上為了降低卡帶成本,而采用的一種廉價簡單的芯片封裝方式,它要比傳統的封裝芯片便宜1/2甚至2/3,因此非常適合追求最大利益的盜版廠商進行生產。
當然這麼做的缺點也是有很多的,采用“牛屎”封裝的芯片,容易在受熱受潮受冷受凍導致激素不良,密封性變差等問題。
另外就是由於芯片與電路板的連接,其對潮濕靜電等問題的抵抗能力也較差,老化速度過快。
還有最後1點就是導致其無法被拆解,維修難度提高,一旦這種芯片壞了,基本上就可以直接丟到買新的,而不是選擇去維修。
段雲的fsh芯片在采用“牛屎”進行封裝後,芯片成本立刻降低了一半,由之前的每枚40元,變成了20多元。
也正是因為如此,段雲的遊戲卡帶一開始就是采用這種模式進行生產,而且為了避免一盤卡帶精品遊戲過多會讓消費者“一勞永逸”,所以段元的第1批產品全部都是“4合1”的卡帶,而且首批16個版本的“4合1”卡在中,總有1~2個重複性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