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李灝擔任深圳市市長以來,第3次來天音電子廠參觀了。
但每一次參觀,都能給李灝帶來不小的震撼,工廠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生產線設備是日新月異,其他的企業從國外引進生產線後,基本不做改動,因為也沒有技術能力進行改進和升級,而段雲的企業研發力量相當雄厚,他們也是目前深圳為數不多的幾家能夠對引進生產線進行改進升級的工廠。
早些年的天音電子廠也就是幾百人的規模,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集團公司,旗下有5家工廠,20多家控股企業,規模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而這次來天音電子廠參觀,讓李灝印象深刻的是,現如今的天音電子廠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開拓性的采用了模塊化的生產車間,能夠同時生產隨身聽和複讀機,並且擴建了四條全新的自動插件生產線,然而操作的4條生產線的工作人員,加起來卻隻有15人,這其中還包括一個5人的維修組。
電子廠參觀完畢之後,李灝提出要到芯片廠參觀,段雲隨即也坐上了政府的公車,來到了芯片廠。
其實相比於天音電子廠目前的生產規模和技術設備,最讓李灝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集團公司的研發團隊,很難想象一個私人企業居然能夠擁有這麼豪華的研發團隊,團隊所有人的履曆都是非常的亮眼,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國家隊”。
“現在你們研發中心都已經有300多人了?”聽到段雲的彙報後,李灝驚訝的說道。
李灝還是比較了解段雲的做事風格的,他的研發中心招人從來都是寧缺毋濫,學曆起碼也是中專往上,基本上全部都是大學學曆,還有幾十個以前中科院和國家高級科研院所的人員,能招攬到300多個這樣的國內高級人才,這種規模已經超出了一般的省一級的科研院所,甚至可以和國家級的科研院所的編製相提並論了。
“這些人還是不夠……”段雲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
“還不夠!?”李灝吃驚的看了段雲一眼。
“如果是研究電子產品的話,我們這個研發中心人手肯定是夠用了,甚至還非常的富裕,但如果是搞芯片研發,最起碼還要需要10位以上的人才才行……”段雲說道。
“10倍以上!?我沒聽錯吧??你難道要組建一個3000人的研發團隊?”聽到這裡,李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之前去日本東芝公司考察的時候,專門參觀了他們的研發中心,當看到他們的研發中心大樓的時候,給了我不小的震撼……”段雲和李灝講起了他上次去日本東芝公司參觀的經曆,包括東芝芯片廠的先進程度,以及人才儲備的雄厚。
“能在那個公司上班的大多數是日本東京國立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很多都是博士學曆,有在國外從事相關產業8年以上的經驗,這還隻是東芝一家企業的芯片研發中心,而他們這些日本企業間,相互都是有合作的,所以整個日本從事芯片產業的技術人員,至少也在上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