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妻子程清妍開始布局進軍國內房地產產業時,段雲終於從芯片研發小組那邊得到了一個重大好消息,那就是王令儀領銜的團隊已經初步完成NAND閃存芯片的設計,下一步準備製作光刻掩膜板,然後進行試生產。
目前天音集團還不能生產掩膜板,之前使用的fsh閃存芯片掩模板是日本東芝提供的,而其後使用了仿製6052芯片掩模板則是有黃令儀的老東家,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那邊製作的,總共花費了20多萬元人民幣。
和後世那種納米級彆的芯片掩膜板不同的是,80年代的微米級彆的芯片掩模板製作難度並不算大。
第1代掩模板是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是手工刻紅膜,現在已經被淘汰。
第2代掩模板是菲琳掩膜版,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現如今仍在部分行業小範圍使用,比如pcb,fpc等行業。
而現如今芯片企業普遍使用的是第5代掩模板,分為蘇打掩模板和石英掩模板,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
中國的掩模板製造主要集中在少數企業和部分科研院所,其中包括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半導體所,電子科教13所,無錫中威光掩膜,電子科技55所以及中科院成都光電所。
而在這些企業中,黃令儀的老東家中科院微電子所擁有國內最先進的掩膜板生產技術,他們現在可以生產出分辨率在1.2 微米的光學掩膜板,非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早些年這些高尖端技術基本上是不對私營企業開放的,然而這些年中科院的各個部門也開始下來了,光是中關村掛靠在中科院的企業就有40多家,其中也包括光學掩膜板的製作。
黃令儀項目組這次開發的是低於三微米製程的NAND閃存芯片,國內企業是完全有能力生產這種芯片的光學掩模板的。
就帶黃令儀帶著新開發出來的NAND閃存芯片參數資料前往北京製作光學掩膜板的同時,段雲也開始做出準備給這種新開發出來的NAND閃存芯片在國內外注冊產品專利。
早在幾年前的時候,段雲就已經夠用了蛇口律師事務所的幾名律師,成立了公司的法務部門,這些年法務部門的幾名律師在製定企業各種勞動合同產品交易合同以及各種法律谘詢方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一次,段雲準備將這個法務部門進行細分,安排幾名人手專門做產品專利申請。
這幾年國際專利申請的費用是越來越高,在一個國家申請單項產品專利至少需要2萬美元左右,如果想加快專利審核過程的話,這個價格起碼要提升5倍,也就是10萬美元,專利申請成功最少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