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利益集團(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2969 字 2024-03-25

除了要和這些國營企業實現利益綁定,獲得機械電子工業部更多的支持,逐漸聯合國內其他企業形成一個利益聯盟外,段雲可以進一步的完成自己產品原材料供應鏈。

至於段雲幫助他們提供芯片研發支持,表麵看起來段雲似乎有些“大公無私”,但實際上,這裡麵隱藏了一個段雲的長期戰略,那就是要逐步占據中國芯片產業的最上遊。

從芯片的核心產業鏈來說,可以分為上中下遊,由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個環節構成。

最早的芯片公司,比如英特爾公司,它是同時具備芯片上中下遊全產業鏈能力的,就是自己設計出芯片後,可以自己製造,自己封測,完全不依賴其他的公司。

而到了80年代初期,這種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逐漸開始重點發展芯片產業鏈的上遊,也就是IC設計,這也是利潤最高的一款,芯片設計公司靠著高昂的專利授權,拿到整個芯片產業鏈大部分的利潤,而將一些人力物力投入比較大,利潤小的中下遊產業鏈,逐漸從企業裡剝離出去。

而當初台灣芯片產業能夠迅速得到發展,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受益於歐美這些國家的這些商業策略,美國當時免費授權給台灣封測技術,並且賣給他們先進完整的集成電路生產設備,使他們最終成為美國企業的代工廠。

早年的台積電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哪怕到了後世,台積電的主要業務也是代工,他們的企業自己不研發芯片,就是靠上遊企業的授權和代工賺錢,不用承擔高額的研發費用和風險,隻是靠著幫彆人生產芯片,就能賺到盤滿缽滿。

段雲提出要幫國內的同行企業設計芯片,並將專利權免費提供給他們使用,但實際上,段雲隻打算給他們提供低端芯片的設計支持,主要是針對自己天音集團電子產品設計芯片,這樣能彌補段雲芯片廠產能不足,無法滿足集團產品對低端集成芯片巨大需求的問題。

而段雲的天音芯片廠,則會設計生產科技含量更高,利潤的更大的新型NAND閃存芯片,這才是天音集團最核心的技術,從而將自己的芯片廠做到利益最大化。

而且段雲對這些國營企業提供芯片設計支持,時間一長,這些企業“免費午餐”吃多了,就會對天音電子產生一定的依賴性,會讓他們逐漸喪失芯片研發的動力和能力,這樣的話,段雲就可以牢牢的占據國內芯片產業的最上遊。

隻不過這些話段雲不會在明麵說的,下一步的話,他還準備和更多的國內廠家建立類似的合作關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