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黃令儀點頭應道。
其實對黃令儀這些技術專家來說,寫論文之類的完全就是一種習慣,以前因為體質的規則,想獲得提拔和升職,所有中科院的技術人員都會定期發表論文,而且有的人還非常高產,一個月就能寫23篇,所以段雲交代的任務並不是一種負擔,而且還有這麼高額的獎勵,沒有人會拒絕的。
而段雲考慮的則是通過這些人的論文,一方麵可以展現自己企業的研發實力,另一方麵也可以宣傳企業的新產品,促進更多企業間的技術合作,這也是一個長期而細致的企業發展戰略。
倆人交談了一陣後,黃令儀離開了段雲的辦公室。
看到黃令儀離開後,段雲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目前段雲除了一些日常的公司管理工作,剩下的時間全部投入到了usb標準的研發工作。
一直以來,各種電子軟硬件產品的標準都是由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製定,中國在這方麵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歐美日等國家掌握的電子產品的最先進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占據世界同類電子產品的絕大部分,所以他們在製定產品技術標準的時候,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當前世界任何一種先進的軟硬件技術如果不能接受他們的標準,就不可能進入這些產品供應鏈,也不會獲得很好的商業價值。
不過段雲在研發usb標準的時候,是有它自己的想法的。
段雲最初是想將自己研發出來的usb提供給國內合作的電腦廠商,從而依靠國內市場,將這種技術逐漸推廣起來。
和其他的一般軟硬件技術不同的是,在互聯網時代,usb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他可以解決互聯網時代數據傳輸緩慢的重大問題,可以說擁有usb的電腦產品,將會在互聯網時代占據絕對的先機,任何不接受這種標準的pc平台,在pc電腦的銷售中,都會麵臨極大的競爭,反過來很有可能這些國際大廠會被迫接受這種由中國人製定的usb標準。
這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然而在段雲看來卻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為革命性的技術和普通技術不一樣,它能影響整個產業的格局,usb本身就是一種擁有這種巨大潛力的新型技術。
市場上的需求是在變化的,這是不同生產能力競爭的結果,也是人類需求轉向的必然。
比如在vcd沒有出現之前,人們對錄像機的需求量很大,當vcd出現的時候,人們就不再需求錄像機了,所以有些革命性的新技術一旦出現,如果你不能迅速跟進,那麼等待你的就隻有被市場淘汰和邊緣化。
柯達直到破產的那一天,生產的膠卷,質量都是極好的,隻是世界不再需要它。
離開有時候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你不再被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