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天音集團後,第2天河野就和藤尾增岡就坐飛機,返回到了日本國內。
可以說這次段雲和河野見麵,再次不歡而散,話不投機半句多,既然河野的目的沒有達到,他留在深圳也沒什麼意義,自然選擇離開。
不過段雲對此不以為意,在他看來,東芝開出的條件似乎很誘人,但如果真要是和東芝簽訂了新的合同,那麼天音集團將來的技術發展命脈肯定會牢牢的掌握在東芝集團手中,這是段雲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在河野離開後的第2個星期,美國幾家科技公司代表團也開始前往深圳考察。
按照段雲和李灝的商定,這些美國代表團來到深圳後,第一時間就被熱情的接到了深圳市政府的招待所,當天晚上,市長李灝還親自作陪,向他們介紹起了深圳特需當前發展和政策等情況,並且承諾如果他們願意來深圳投資,那麼這裡將會給他們非常優惠的政策,包括提供土地稅收方麵的優惠,態度非常的誠懇。
對於80年代任何一個國內城市來說,招商引資都是當地政府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能夠引進外資,往往會給予外商非常大的優惠,有的地方甚至免費提供土地,稅收方麵更是層層優惠,擺出一副隻要你肯來,什麼都好談的架勢。
而對於李灝而言,其實當前深圳已經有非常多的合資企業了,有時候甚至不需要深圳市政府邀請,很多外資企業都會主動來到這裡投資辦廠,看中這就是這裡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尤其是毗鄰香港,還有對外的蛇口口岸,這些都是能夠吸引外商的重要因素。
但這批美國代表團則不一樣,它們不是普通的國外廠商,而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跨國巨頭,包括像惠普, IBM這樣的企業,如果他們能在深圳合資辦廠,能夠帶來多少資金還是其次,最關鍵的還是能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對於提升深圳整體科技實力來說,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或者換句話說,對李灝而言,他有著清醒的認識,外商帶來的資金隻能給深圳帶來短期的活力,而高科技才會給深圳帶來持久的繁榮,甚至可以說科技企業是一個城市的根基,一家優秀的科技企業遠遠勝過100家加工廠或組裝廠,就像天音集團這樣的科技公司,它本身的產能很有限,但卻可以靠的一種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產品帶動幾十上百家私營企業共同發展,甚至可以帶動整個工業區的發展,這才是高科技企業真正的影響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灝才會對這批美國代表團高度重視,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接待小組,自己擔任組長,對於他們自己家美國代表團參觀的路線,接待的規格,承諾提供的優惠政策,方方麵麵都製定了完整的方案,光是開會討論,就整整花費了6~7個小時,由此可見李灝對這次美國廠商前來參觀,是何等的重視。
周一的下午,段雲被叫到了市長辦公室,李灝當麵交代給了段君一些任務,包括這次組織廠商參觀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