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段雲看來,現在紐約的繁華情景和後世北上廣城市的基建並沒有強上多少,甚至還有一些老舊和落後,但那個時候的中國已經發展到了2010年以後,而在80年代末,美國就如此的繁華,這確實是讓人非常震撼的。
基建並不能體現一個國家或城市整體的實力,而能夠體現國家實力的往往是人才和地區的活力。
處在曼哈頓的街頭,除了白人,還有黃皮膚和黑皮膚,以及穿著各異來自各個國家的行人,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是個非常包容和開放性的國家,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彙聚世界各地頂尖人才,把美國推向超級大國的地位。
所以這次來美國,給段雲帶來的最大思想感觸就是想要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公司,隻在國內搞閉門造車是遠遠不夠的,他還需要將眼界放廣,讓全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加盟到自己的公司,也隻有這樣,天音其他才有可能成為跨國的科技大公司。
段雲一行人在紐約整整坐了一天,還專門打車去了一趟唐人街。
華人在全球各地都可以稱得上是最勤勞的群體,而在80年代,服裝廠是唐人街的主要產業,就像當年一部比較火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裡演的那樣,那裡聚集了很多亞裔的工人,而走在街頭,最火爆的店鋪是彩票店,希望一夜暴富,是所有人的夢想,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對金錢的渴望是超乎想象的。
結束了一天的逛街,段雲一行人最終回到了酒店,而到了第2天, IBM公司就派來了專車,把他們接到了位於紐約阿克蒙市的總部。
進入阿克蒙市不久,段雲就看到了樓頂印有巨大 Logo的IBM總部大廈,雖然這座總部大廈並不高,但卻有種說不出來的厚重感。
IBM成立於1911年,主要業務為商業打字機,文字處理機,之後業務演變為計算機和相關服務。二十世紀70年代,IBM在大型計算機中當之無愧的霸主。
80年代,IBM將傳統的大型機出租改為銷售,並且也在蘋果之後推出了自己的個人電腦,這兩個經營變化大幅提升了IBM營業收入和利潤。
1980-1985年期間,IBM的銷售收入年增長13.8%,淨利潤年增長14.1%,從33.9億美元增長到65.5億美元。IBM的股價也從1979年末的16.09元增長到38.88元。
國人認為IBM是一家個人PC電腦公司,但實際上, IBM的主營業務和利潤來源這是他們的大型計算機,直到後世, IBM的大型計算機依然是全球最強的,哪怕被聯想收購了 IBM個人電腦業務,但是這家公司依舊在全球計算機領域,有著非常雄厚的實力和地位。
而此時的IBM公司,正處於一個公司業務的下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