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顯示屏根本無法顯示圖片內容,頂多就是一些數據文本,可是這種產品在那個年代仍然算得上是劃時代的產品,賣出了筆記本電腦發展的第1步。
後來到了80年代初,筆記本電腦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大跨越,osborne1在1981年4月份的時候發布,價格為1795美元,比ibm的第1代便攜式電腦便宜了4/5還多,重量也減少了一半,大概是11公斤左右,然而生產這款電腦的公司,在連續兩年取得強勁銷量之後,到了第3年就宣布破產。
緊接著日本愛普生公司以及惠普公司,ibm公司也紛紛推出了新一代的便攜式電腦,然而這些電腦要麼體積小功能少,要麼比較笨重,動輒十幾公斤。
不過在這一屆展會上,段雲驚奇的發現現在的筆記本技術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無論從重量便攜度方麵,已經越來越接近後世的筆記本電腦。
包括美國日本的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推出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這其中讓段雲印象深刻的是康柏公司推出的slt286,他將台式機級彆的性能融入到了一個小箱子裡,重量隻有6.4公斤,內部配備了一個12m赫茲的80c286處理器,一個20mb的硬盤驅動器,和一個可拆卸的鍵盤,同時這種處理器還支持vza格式的視頻播放,售價為5399美元,大概相當於後市的75,000塊錢人民幣。
一般來說,筆記本電腦的性能都是要落後同價格台式電腦12代的,在此之前,所謂的筆記本電腦其實就相當於一個非常笨重的計算器,顯示器隻能播放文本檔案,這也就意味著之前的筆記本電腦隻能用於計算和編程,而到了這一屆ces展會上,才算真正出現了能夠與台式電腦性能相匹敵的筆記本電腦。
除了康博公司推出的筆記本電腦,蘋果公司也推出了mitoshportable,這款筆記本電腦售價為7300美元,配備了一塊40mb硬盤驅動器,一個軌道球和一塊640x400像素的顯示屏。
另外在這屆ces展會上,段雲也驚訝的發現了一塊平板電腦產品。
這或許是第1台技術相對成熟的平板電腦,重量約兩公斤,配備了一塊10m赫茲的80c86處理器,2m的係統內存,和一個640x400像素的彩色圖形匹配器。
不過這種產品起初是供給美**方的,並按照美**方的要求,采用了鎂來打造,體積稍顯厚重,內置一根電子筆。
不過這種平板電腦因為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購買不起,隻是當做一種新技術來展出,並不對外商業出售。
筆記本電腦最大的難點就是電路集成化和電子部件小型化,這也給了段雲一個開發產品的新思路,從後世來看,筆記本電腦很快就會普及化,如果段雲提前布局進行研發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