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先生的話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坦白說,包括我和我的同僚在內,對中國還是缺乏了解的,真沒想到你們國家發展的這麼快……”聽完段雲的一番講述後,胡貝爾有些感慨的回了一句,隻聽他接著說道:“我現在想知道貴公司這次來我們學校,究竟有什麼樣的打算”
到了這一刻,胡貝爾直截了當的詢問段雲此行的目的。
“我這次來貴校參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和貴校合作,聯合在你們學校建立一個研究所,主要是從事個人電腦軟硬件的研發工作,另外我對你們德國的光學技術也非常感興趣,如果可能的話,我們也想和你們慕尼黑大學合作開辦一個光學實驗室。”段雲眉頭一挑說道。
“個人電腦軟硬件和光學技術研究”聽到段雲這麼說,胡貝爾感覺有些意外。
因為在胡貝爾的印象裡,個人電腦市場一直都是美國和日本企業的天下,歐洲在個人pc方麵的產品研發可謂是乏善可陳,至於說光學技術的研究,雖然德國有最先進的光學企業蔡司,但這並不是慕尼黑大學的強項,他們大學也並沒有光學方麵的院係。
“關鍵就是個人pc電腦方麵,我知道貴校在計算機軟件方麵有了很高的學術水平,所以咱們可以先從這一方麵進行合作。”段雲說道。
段雲在來慕尼黑大學之前,其實已經通過胡正明了解到了這所大學各專業的基本情況,他也知道慕尼黑大學並沒有光學的相關院係,計算機才是慕尼黑大學學術水準最高的專業,所以他直接要求在這一方麵和慕尼黑大學進行合作。
實際上慕尼黑大學計算機方麵的學術水平和美國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要遠比其他國家好一些,而且幾乎歐洲的所有大學開放度都很高,相互之間學術交流比較頻繁,這也使得歐洲大學有一定的集群優勢,這一點是美國和日本大學不能相比的。
“合作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經費問題……”胡貝爾思索了一下說道。
“我可以每年向你們學校捐助200萬美元,用於技術研發的經費,另外如果貴校能夠按時完成我交代的研發任務,我還可以再提供給貴校最高300萬美元的獎勵,不知道貴校是否認可我的這個合作方案”段雲正色說道。
“200萬美元!”
聽到段雲的報價後,在場的眾人紛紛有些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