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段雲和妻子談了許久,倆人也交換了一些對投資的看法。
儘管程清妍有自己的想法,也展示出了她做生意的極高天賦,但始終隻能算得上是一個優秀的商人,還沒有蛻變成為有深度思考的企業家。
不過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如果段雲沒有前世的先知先覺,加上他前世30多年的人生閱曆,他的思維估計並不比妻子程清妍高多少。
畢竟在這個資本動蕩的野蠻年代,看到數不儘的商機,沒有多少有實力的商人能夠保持清醒和理智。
隨後的兩天,程清妍將孩子安頓好之後,立刻帶著自己的助理和團隊,前往北京和上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考察。
程清妍最終還是認可了段雲的建議,目前天音集團在海南風頭實在太大,這很容易引起國內輿論的關注,在那裡的生意沒有燃起滔天大火之前,程清妍打算先暫時對海南的房房地產布局進行降溫冷處理,轉而把資金投向北京和上海的優質房地產。
另外這是程清妍這次離開深圳,除了北京和上海,他還要去大西北一趟,當然去大西北並不是為了投資房地產,而是為了捐贈物資和扶貧。
民營企業要想在中國內地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正所謂“取之於民,利之於民”,一個企業如果隻想要賺錢,容易產生很多的社會負麵效應,而為了消除這種負麵效應,扶貧慈善和捐助就成為了挽回企業形象的最好辦法。
早些年段雲就已經在國內媒體上喊出了“爭當中國第一納稅人”的口號,實際上這個口號的潛意識就是“爭當中國賺錢最多的人”,但是納稅意味著付出,當人們看到企業為社會付出的時候,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容忍你的吸血和貪婪,也正是因為如此,越有錢的富豪越熱衷於慈善事業,這一點在東西世界似乎是通用的規則。
程清妍顯然也是學到了丈夫經營企業的一些精髓,現如今她每賺10塊錢,就會拿出一塊錢捐助給社會,然後通過掌控的媒體資源,將這一塊錢的捐助無限放大,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傾儘身家一般,使得段雲夫妻倆在國內媒體宣傳中,始終保持比較正麵的形象,甚至成為了英雄一般的傳奇人物。
時間一晃進入4月,正在深圳坐鎮的段雲再次接到了深圳市政府打來電話,李灝市長讓他來自己的辦公室麵談。
“李市長,您找我有什麼事情”來到市長辦公室後,段雲一臉恭敬的問道。
“坐!”李灝示意段雲坐下,然後麵帶微笑的詢問道:“我聽說你上個月出國了,去做什麼了”
“我是去德國參加了那裡舉辦的ifa展會,順便參觀了一下慕尼黑大學,準備和慕尼黑大學合作,在那裡設立一個實驗室的。”段雲說道。
“你小的現在生意是越做越大,把公司都開到國外了。”李灝讚許的說了一句,隻聽他接著說道:“現在你們公司業務拓展的這麼快,應該需要更多的資金吧……”
“看李市長您說的,做生意的哪有不需要錢的”段雲聞言笑了笑,接著說道:“錢的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隻有本錢多,賺的錢才能多,李市長您不會是打算給我們公司提供貸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