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事情和我又沒有關係……”瑞河小聲的嘟囔了一句。
看到這一幕,段雲內心不禁有些發笑,他感覺這兄妹倆還是挺可愛的,雖然現在瑞河外貌氣質方麵顯得很穩定成熟,但本質上還像是一個大男孩一樣。
不過段雲絲毫不擔心瑞河的前途,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階級固化,隻要他的父親瑞陽不出事,瑞河將來的仕途絕對會一帆風順。
關於蘇聯解體的事情,段雲憑借先知先覺,已經先於國家層麵做好了準備,便已經在深圳那邊專門建設了一個接納蘇聯專家的研發中心。
其實前世的時候,國家的雙引計劃最優先引進的是前蘇聯的軍事技術和專家,其次是重工方麵的工程師,而段雲看中的則是蘇聯的那些科學家,蘇聯在數學領域的教育是世界頂尖的,而這些蘇聯數學家對於段雲將來研發互聯網和通訊技術,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段雲不會和國家發生嚴重“搶人”的情況。
“生活在這個時代,不能隻是悶頭走路,應該多抬頭看看這個世界。”瑞雪看了哥哥一眼,接著說道:“咱們國家還很落後,尤其是科學技術,和歐美的發達國家相差實在太大了,我隻是覺得咱們國人這麼聰明,將來肯定是能夠實現超越的……”
“這就是你去外交部工作的目的?”段雲這個時候問道。
“我是對國際問題比較感興趣,所以才選擇這份工作,外交關係學有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保持國家外部環境的穩定,我覺得這次還是咱們國家當前最需要的東西。”瑞雪對段雲說道。
“有道理,和平發展的空間太重要了,沒有穩定的國際外交關係,咱們國家想發展確實很難。”段雲點點頭,接著說道:“你能有這樣的見識,這很不簡單的。”
段雲是有些真心佩服瑞雪,他居然知道當前中國最需要的是一個外部關係良好和平的發展環境,相對而言,先進技術和人才的引進,確實沒有那麼迫切。
在後世互聯網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國人能夠通過更多豐富的途徑認識到當前世界的環境,同時也就有了一些高層的認知,然而在90年代初的時候,國人是很少懂得國際環境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性的。
不過國家的高層始終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雖然那些年中國在國際上處境比較“憋屈”,有時候麵對巨大的國際壓力,還要被迫做出一些妥協,隻不過這種事情在國內並沒有通過輿論放大,人們了解國際政治的消息也很少,所以並不會引起巨大的輿論反響。
可以說,瑞雪他們這些進入國際外交領域的人,是最能清醒領會國家發展方向和意圖的。
當天晚上,段雲和瑞雪聊了很多事情,包括國際政治和當前的國內商業技術發展,段雲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和瑞雪還是非常能夠聊得來的,兩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是出奇的一致,以至於越說越興奮,越說話題越多。
如果說幾年前的時候,在段於眼中瑞雪隻是一個小姑娘的話,那麼現在她越發的感覺到,瑞雪和自己已經有了幾分知己的感覺,她的眼光和智慧,和自己這個有先知先覺的人已經處在了同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