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外人看來,一家民營企業免費將股份轉讓,送上門的肥肉沒有不接的道理,然而對於保利公司這樣的央企來說,卻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因為一旦接受了民營企業的股份,他們是要負責的,盈利能力反而是次要的考量,關鍵是這家民營企業是否是保利集團需要企業,能否對公司未來的布局有所幫助,這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
一直到晚上9點多,劉少強等人才從會議室中走出來,個個臉上都帶著幾分疲憊,顯然今天的考察工作並不輕鬆。
劉少強再次拒絕了段雲的宴請,而是直接坐車返回了部隊駐地,臨走的時候,劉少強向段雲這次的接待表示了感謝,並讓他暫時等待,一有結果就會馬上通知他。
段雲也知道,央企不比民營企業,有些東西不是公司主管拍板就能定下來的事情,他們的申請還需要層層審批,甚至有可能半年一年也不會有任何回音。
不過段雲暫時還等得起,因為深交所要到年底才能正式開業,而在此之前,段雲依然掌握著龍騰機加工廠的全部股份。
晚上回到家的時候,段雲躺在床上,回想起之前劉少強對他說的話,讓他感到了一絲興奮。
如果龍騰機加工廠真的能夠參與軍工產品的生產研發的話,那絕對是一件意義非同凡響的事情。
一方麵,龍騰機加工廠會轉型為半個軍企,從此以後,也算是有了軍方的背景。
另外一方麵,有了保利集團這個股東,天音集團也終於可以涉足國內汽車產業,這對一直有造車夢的段雲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喜事。
段雲甚至已經為自己的造車夢提前做好了布局,這期間還有一個重大契機,那就是蘇聯基地後,段雲可以趁機挖到大量蘇聯重工機械和汽車方麵的專家,助力自己的汽車產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蘇聯的產品似乎有種“傻大粗黑”的感覺,但實際上,蘇聯的重工業水平還是非常高的,隻是微電子水平差,也不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講究的是產品的“皮實耐用”,也正因為如此,蘇聯的汽車外觀不怎麼好看,但是蘇聯汽車有經久耐用、馬力強勁的特點,因此也有“車輪上的坦克“的稱謂。
另外蘇聯雖然不重視輕工業產品的發展,但是卻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發展重工業,當前在汽車產業的技術水平,雖然比不上歐美日,但比起國內來說,絕對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另外就是蘇聯的軍工專家也是非常多的,如果段雲能夠大量引進這樣的軍工人才,同樣可以獲得很多先進的軍事技術。
不過說到底,段雲是個商人,商人的本性是需要賺錢的,而如何將這些引進過來的技術變現,是段韻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