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美元!?”
聽到段雲報出的這個數字,周圍的幾個蘇聯專家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放眼整個世界,包括歐美發達國家,一年1億美元的研發經費也絕對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要知道,阿爾費羅夫所在的聖彼得堡電工大學一年的研究經費,最高的時候,也隻有300多萬盧布,早些年的時候,一美元大概能兌換0.6盧布,300萬盧布相當於500多萬美元。
而到了去年年底的時候,盧布大規模貶值,變成了一美元兌換1.8盧布,縮水了整整三倍,然而經費還是沒有變,這也就意味著聖彼得堡大學一年的經費隻有150萬美元左右,而整個聖彼得堡大學卻有將近160多名正副教授,這點科研經費對他們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另外蘇聯大學的教授薪水也並不算高,普通大學教授的薪水每個月在400~600盧布,在盧布沒有貶值之前,相當於每個月700~1000美元,這個收入還是相當不錯的,然而從去年年底盧布貶值之後,他們每個月的收入折合成美元就變成了200到300美元左右,收入水平急劇縮水。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蘇聯解體之後,韓國才給這些工程技術人員開出了1500到2000美元的月薪,知名的專家能夠達到3000~4000美元一個月,這相當於蘇聯專家在盧布貶值之前,收入的2~3倍左右。
天音集團隻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且還是一家中國的公司,能夠一年投入1億美元用於研發,是在這些蘇聯專家看來,簡直就像是天方夜譚一般。
事實上,蘇聯這些年經濟雖然不景氣,但是他們對比中國,還是有很強的優越感的,在他們看來,中國就是蘇聯的小弟,人口眾多卻貧窮落後,經濟遠不能和世界兩極的蘇聯相提並論。
但是這次來到深圳,也確實讓這些蘇聯專家對中國的認知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看到深圳高樓的林立,工業區如此的龐大,而且天鷹集團還擁有一微米製程的芯片技術,這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甚至在有些人看來,深圳這邊的發展已經有些歐洲發達國家的模樣了,原本存在的一些優越感,到了此時也消除了大半。
“我們天音集團去年的年利潤是16億人民幣,按照當前國家的彙率,折合成美元是4億左右,而今年我們的盈利目標將會突破30個億,折合成美元大概是7億左右,拿出其中的1億美元當做研發經費,對於我們這種科技公司來說,是非常合理的一種投入。”段雲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另外我們公司目前和美國的很多科技巨頭,比如ibm,德州儀器,amd,以及西部數據的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我們公司的芯片也成為了這些公司的標配電子元件,光芯片一項,每年就能給我們帶來2億美元的外彙收入……”
到了這個時候,正是段雲向這些蘇聯專家亮肌肉的時機,因為他知道,想挖這些蘇聯頂尖專家跳槽,自己沒有實力是不行的,也隻有讓他們看到這家公司的豐厚待遇和巨大潛力,他們才有可能選擇來中國工作。
果然,聽到段雲這麼說,在場的這些蘇聯專家也都紛紛亮出了驚歎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