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市政府的招待所休息了一晚上過後,第2天早上8點多的時候,兩輛政府的公務車已經停在了樓下,司機就站在車的旁邊,等待段雲下樓。
穿上西裝外套,段雲整理了一下頭發,然後和自己的助理郭凱以及幾名保鏢下了樓,坐車前往位於沈陽市郊的金杯汽車廠。
看著車窗外不時閃過的俄式建築,段雲內心還是帶著幾分期待的。
說起來中國第1台國產汽車就是出自沈陽,1931年的時候,“民生牌”汽車駛出了沈陽一家工廠的大門,而當年捐獻生產第1台國產汽車的,正是張學良將軍。
55年後,投資建造現代化汽車廠的,是在改革大潮應運而生的“金杯汽車股份公司”,而且在那個年代,“金杯”可以說是汽車產業的一個符號,它的迅速崛起,人們稱道的多是他敢為天下先的一係列改革措施和那種臥薪嘗膽艱苦創業的“金杯精神”。
沈陽雖然是全國知名的重工業基地,不過80年代的沈陽汽車工業還很薄弱,一個汽車車製造廠生產130小貨車,另外一個轎車廠生產小麵包,全部都隸屬於當時的沈陽農機汽車工業局。
到了90年代,因為技術落後,缺乏資金,所以現在的沈陽金杯汽車廠處境比較艱難,而就在段雲來沈陽之前,廠裡已經拖欠工人工資長達三個月之久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段雲乘坐的汽車最終停在金杯汽車廠門口的時候,時任金杯汽車廠廠長的趙希友麵帶笑容,雙眼閃過一抹精光,快步迎了上來。
“您就是天音集團的段總吧?歡迎歡迎!”趙希友看到段雲後,立刻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段雲的手,語氣帶了幾分興奮的說道。
“沒錯,我是段雲。”段雲微微一笑,接著問道:“您是趙希友廠長?”
“沒錯,我是趙希友!”
“久仰久仰!”段雲這個時候語氣也帶了幾分恭敬。
在來沈陽之前,段雲就已經收集了大量沈陽金杯汽車廠的資料,並且也了解到了廠長趙希友的一些情況。
提及沈陽汽車的發展,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趙希友這個人。
趙希友今年57歲,出生於熱河省淩源縣的一個製酒工人的家庭。
他年幼喪父,家境貧寒,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952年中學未畢業,他便孤身一人來到沈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