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敏感問題(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092 字 2024-03-26

早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老一輩革命家就曾經談及過收複香港的問題,當時軍隊內部是主張將香港收回祖國的,因為香港隻是個彈丸之地,收複香港從軍事上沒有任何的問題,然而這個建議最終還是被深謀遠慮的老革命家否決了。

因為那個時候新中國四麵環敵,被西方國家封鎖,處境非常的艱難,所以必須要留一個能夠和外界無障礙交流的窗口,而正是出於這樣的戰略目的,香港被最終留了下來。

隨後的幾十年裡,當初的這個決斷證明了這些老革命家的英明,冷戰期間,正是靠著香港這樣一個對外窗口,中國打破了美英聯盟,從國外引進了很多先進設備和技術,為新中國的工業和軍事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直到現在,香港對中國內地而言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中國內地一些政府部門通過在香港設立名目繁多的公司,然後通過很多“愛國商人”從中操作,依然在源源不斷的獲得一些關係到國家戰略級彆的技術和物資,同時還有用於支持改革開放的外彙資金。

以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段雲作為一家中國內地的企業,想要直接向歐洲國家投資還是需要看美國人臉色的,一直以來美國都把歐洲當成是自己的後花園一般,絕對不會輕易其他敵對勢力和國家染指這塊區域,尤其是西德這種被美**事力量嚴密控製的國家,是絕對不會讓對手勢力進入的。

但如果是香港的分公司和西德企業以及科研部門合作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和封鎖,畢竟現在的香港還屬於英國管轄,因為兩國是同盟,不存在一般商業和技術上的製約。

當然,段雲如果想通過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的方法避開美國人的封鎖,還需要一些比較複雜的操作,但是隻要錢到位,香港這邊肯定會有人幫段雲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和香港的公司合作沒有問題!”聽到段雲這麼說,胡貝爾立刻點了點頭。

幾年前的時候,胡貝爾也曾經去過香港,當時也是受邀於香港大學的邀請,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一係列學術活動,香港的高度繁華給胡貝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其後的幾年,慕尼黑大學和香港大學也一直保持著官方性的學術交流。

“這次在貴校設立研究所,隻是咱們雙方合作的第1步,如果咱們前期合作一切順利的話,將來我還會和貴校進行進一步的合作,加大投資力度,力爭和貴校取得雙贏。”段雲微笑著對胡貝爾說道。

“好的。”胡貝爾微笑著說道。

當天晚上,胡貝爾和校委會的成員在慕尼黑大學的舉辦了晚宴,在一座有200多年曆史的建築大廳內,胡貝爾和段雲一行人舉杯暢飲,氣氛顯得非常歡愉。

晚飯過後,段雲和胡正明住在了慕尼黑大學的一座古堡中,內部的裝潢非常考究精致,讓人有種仿佛回到中世紀的感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