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的沈陽,有一條全長27公裡、總占地麵積30公頃的商業街,名為三好街。這裡曾經是與北京中關村、深圳華強北比肩並且旺極一時的電子市場,也是當年“沈陽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見證了整個東北地區高新產業的繁榮。
20年代初的時候,沈陽絕大多數家庭還沒有電視機,當時還都是十英寸左右的黑白電視機,當時的電視機一直是緊俏商品,不僅憑票購買,而且很多時候還需要走後門。
那時候市麵上的電視機產品多以日本產和台灣產的為主。但就在當時,脫胎於無線電十一廠的沈陽電視機廠生產的“沈陽牌”電視機和“百花牌”電視機,成為市場上倍受推崇的電視機產品。
除了沈陽電視機之類的電子產品,沈陽還有聞名全國的電子連鎖商場。
“買家電,到木蘭,木蘭家電品種全。”在80年代,這句廣告語充斥在沈陽的大街小巷,甚至東北地區也隨處能見到木蘭的影子。上世紀80年代末,當今日的家電連鎖巨頭國美、蘇寧還偏安一隅,尚未從北京、南京走出去,大舉到全國各地跑馬圈地之時,誕生自沈陽的家電連鎖企業沈陽木蘭,卻已經由幾尺櫃台發展成在全國7省34市擁有子公司、連鎖店,年營業額達6億元的木蘭電子集團。
頂峰時的木蘭電子,曾擁有206家連鎖分店,年營業額逾5億元,年利稅5000萬元左右,股份分紅率16。到了199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幕拉起,木蘭公司也成為全國30家股份製試點企業中唯一的民營企業。
1987年,木蘭集團旗下的“沈陽木蘭家電連鎖”可能是國內最早的家電連鎖銷售的企業,在九十年代初,該集團最鼎盛時期,木蘭集團在國內開了二百多家家電連鎖商店。
當年木蘭電子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當時的耐用產品供不應求,很多大件商品都憑票供應,所以沈陽早期一些成功的商人,大都靠“批文”弄到平價商品,再賣到市場上,賺取差價。而當時的木蘭電子,利用遼寧本地電子產品發達的優勢和一些關係較廣的人,成功弄到大批商品。像沈陽的沈努西冰箱、沈樂滿熱水器、撫順的金鳳彩電、丹東的東方奇洛瓦冰箱、大連的海燕電視等,都是當時國內名牌產品,這些產於遼寧的地產貨。
段雲公司的電子產品,有一部分也正是通過木蘭電子商場對外進行銷售的,而且銷售額還比較高。
不過由於木蘭電子當時是家庭經營,雖然創新較多,但管理比較混亂,而一些家族內部的矛盾,使木蘭的創始人孫峰被家族內的人狀告多次。當時木蘭電子搞的三年到五年返本的銷售模式,也引起市場的非議。
除此之外,還有一家企業是段雲非常看重的,那就是沈陽蓄電池廠。
當時的沈陽蓄電池廠是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重點骨乾企業之一,是我國最大的鉛酸蓄電池專業製造廠,為國家大型二類企業,隸屬於沈陽市機械工業管理局。全國蓄電池行業歸口研究所,中國蓄電池產品檢測中心、蓄電池行業協會、標準化委員會,情報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均設在該廠,成為全國同行業主要的生產、科研、測試基地。
工廠設有9個生產車間、3個分廠、38個管理處室,職工4037人。工廠擁有主要設備78台,其中精大稀設備20台,引進設備75台(套)。機動車51輛,規模相當的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