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這次來華參加中蘇汽車交流論壇的蘇聯作家主要來自他們國內的5家汽車企業。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蘇聯的高爾夫汽車廠,90年代之前,伏爾加汽車在中國可以說是享譽盛名,當年的黑色伏爾加作為蘇聯官員的象征,與紅色的克裡姆林宮一起,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象征。
作為超級車迷的勃列日涅夫,擁有一個汽車收藏庫,裝滿了各國領導人贈送的豪車,然而他收藏的最後一輛汽車卻是高爾基汽車廠贈送給他的嘎斯-3102黑色伏爾加。
而當前擔任蘇共的戈爾巴喬夫,一直乘坐的就是伏爾加專車,由此可見,高爾基汽車製造廠的伏爾加轎車在蘇聯汽車產業中處在一個何等顯赫的地位。
除了高爾基汽車廠,莫斯科人汽車廠在蘇聯國內也是極具盛名的,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占據了俄羅斯汽車業的龍頭地位,曾經被認為是蘇聯汽車製造業的一麵旗幟。
莫斯科人汽車製造廠采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最早是來自於德國,蘇聯政府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占領了德國東部的工業基地,經過考察,他們將德國的38汽車生產線帶回了國內,交給了莫斯科人汽車廠的前身,莫斯科大學所建造的列寧共青團汽車廠。
除了這兩家在蘇聯舉足若輕的汽車製造廠,這次來華參與會議的還有烏裡揚諾夫斯克汽車製造廠,利哈喬夫汽車製造廠,卡馬汽車廠,等9家汽車企業,總共739位汽車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為了請這些專家來華,段雲也算是花了大血本,承諾每名來華的專家每人1500美元的補助,知名的2500美元,如果在汽車廠擔任總工副總工的頂尖專家,段雲每人給他們承諾5000美元的補助。
若是放在過去,這些蘇聯的汽車專家肯定不會千裡迢迢來中國參加這種會議,但現如今情況卻發生了變化,蘇聯國內日趨惡化的經濟情況讓他們最終接受了段雲的“有償邀請”。
由於蘇聯即將解體,導致整個國家的工業全線開始崩潰,蘇聯的汽車製造一度很低迷,很多的汽車廠一夜之間破產倒閉,上萬人技術人員和工程師都已經連續幾個月甚至一年都沒有拿到工資了。
人活著總是要吃飯的,尤其對於他們這些高級的汽車工程專家,過去在蘇聯強盛的時候,他們一直都享受著超國民的待遇,生活比較富足,而且也受人尊敬。
但現如今,包括高爾基汽車廠副總工普加諾夫他也隻能每個月拿到2200盧布,折合成美元不到400美元,這不足以維持他們一家人的生活,而且隨著盧布的快速貶值,他們的生活處境變得越發艱難。
“歡迎歡迎!”看到接送的大巴車滿載著第1批蘇聯專家來到天音集團總部,段雲和公司研發中心的幾名項目負責人熱情地迎了上來。
“這位是高爾基汽車廠的副總工程師普加諾夫,旁邊這位是莫斯科人汽車製造廠的高級工程師茹科夫斯基……”作為翻譯的陳鐵生在一旁挨個向段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