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酒宴結束,段雲在保利集團招待所休息了一個晚上後,第2天就離開北京,前往了沈陽。
其實按照調研的計劃,他本想先去瑞典沃爾沃進行考察,如果對方同意出售生產線,或者願意來沈陽投資辦廠,那麼段雲在和沈陽的市領導進行商議。
不過現在去瑞典的簽證還沒有辦下來,所以段雲決定先和沈陽市的領導提前通氣,告訴他們自己的一些計劃,讓對方能有所準備。
而這次接待段雲的,依然是是沈陽市的市長武迪生。
“歡迎歡迎!”看到段員被門衛帶到自己的辦公室,正在辦公桌前處理公務的武迪生立刻站起來身子,熱情的對段雲招呼道。
“武市長你好!”
“你這次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倆人坐下後,市長武迪生對段雲問道。
“是這樣的,有件事我得先向您彙報一下,就是關於咱們沈陽金杯汽車廠的……”段雲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在來沈陽之前,我在北京參加了一個解放軍後勤部主辦的第2代車輛招標會,國家準備花費巨資,對咱們目前使用的軍車進行更新換代,要求所有受邀投標的對象企業在明年3月份之前,能夠研發出新一代符合部隊要求的軍用車輛,如果能夠中標成功,將會拿到餘額的部隊訂單……”
“你參加了部隊的軍車招標會?”聽到這裡,武迪生忍不住吃了一驚。
身為市長,武迪生對段雲參加這種軍車采購招標會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其實對於軍企的運作,市長武迪生並不陌生,因為沈陽就有很多軍工企業,稱得上是中**工業崛起的地方。
沈陽飛機製造廠112廠,廠址在皇姑區三台子地區,曆史軌跡是張學良在1930年建的飛機場,1951年被命名為國營112廠,1957年啟用廠名為國營鬆陵機械廠,1979年改稱國營鬆陵機械公司,1986年更名為沈陽飛機製造公司,1994年組建成沈飛工業集團,是新中國戰鬥機重要的產生基地。
沈陽黎明發動機廠(410廠),廠址在大東區204地區,始建於1954年是國家“一五”時期建立的第一家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新中國第一個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製造企業,中國大、中型航空噴氣式發動機科研生產基地。
東北機器製造總廠,廠址在大東區文官屯地區,曆史軌跡始建於1936年為日軍中村部隊,1939年變更為日本陸軍造兵廠南滿分廠,1942年改為滿洲第918部隊,(歸偽滿洲國政府管轄),1945年3月改為關東軍造兵廠,(由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管轄),1946年2月改為第九十工廠文官屯分廠,1949年1月1日改為沈陽兵工廠第二分廠,1949年10月1日,改為第五十二工廠,1951年改為沈陽第七二四工廠,1953年變更為東北機器製造總廠
在武迪生的印象中,軍工企業的訂單都是按照計劃體製內的程序,定點交由某個企業進行生產的,根本就沒有公開招標這種事情,至少在他的記憶中,從來沒有出現過。
另外一點就是軍工品不比民用商品,包括國有企業想從事這一領域生產,那是需要很嚴格的審批,並獲得相關企業認證和保密資質後,才能夠進入軍工領域的,但是想獲得相關的資質,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