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沈陽南湖科技開發區(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353 字 2024-03-27

不過此時的南湖科技開發區卻略顯蕭條,偌大的工業區隻有寥寥幾家企業,大片的土地被閒置,一些相關的工程隊車輛偶爾在工業區駛過,顯得有些不緊不慢。

“這裡的工廠不多啊……”看著前方一片荒蕪的景象,段雲眉頭微皺對旁邊的劉東海說道。

“是啊。”聽到段雲這麼說,劉東海的臉上略顯尷尬,片刻後說道“本來嘛,今年3月份的時候,這個工業區已經被國家批準為國家級產業技術開發區,但是目前隻有一個名頭,相關的優惠政策還沒有落實……”

“額。”聽到這裡,段雲頓時恍然。

國家確實有心在沈陽開辦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此帶動整個遼寧省的經濟,但是相關的配套政策並沒有下達,所以現在的沈陽南湖經濟開發區空有一個名頭,卻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經濟開發區。

在所有的優惠政策中,稅收無疑是最重要的,沒有稅收方麵的優惠,沈陽在招商引資方麵就沒有優勢,畢竟國內各個省市都在積極招商引資,南方的十幾個開發區都有稅收方麵的優惠,而沈陽這邊隻能提供一片土地,相對來說吸引力就下降了很多。

至於為什麼國家在沈陽設立國家級科技開發區,卻沒有給予相關的配套政策,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沈陽這個城市“太肥了”,一直都是國家納稅的大戶,一旦在沈陽設立免稅區,就會失去很多稅務上的收入。

事實上,在90年代的時候,東北作為中國重工業基地的地位依然相當的穩固,這裡有大量的國企和軍企,製造業全國最強,這種強勢的地位一直延續到了90年代中後期。

即便是當年在媒體上曝光最多,人人趨之若鶩的深圳特區,在90年代初的時候,深圳的gdp也無法和沈陽相提並論。

建國以來,東北的四大城市,沈陽,長春,大連和哈爾濱,這其中沈陽一直都是最強的,去年的時候沈陽dp是227個億,而深圳隻有沈陽的一半,是121個億,也就和東北四大城市最後的哈爾濱生產總值相當,由此可見一個經濟如此強大的城市,國家也是不會輕易舍棄這塊肥肉。

事實上直到1992年南方談話之後,市委、市政府作出把南湖科技開發區建設成“北方深圳”的重大決策,提出了“放開膽子,用足政策,跳躍發展,輻射全市”的十六字方針,高新區駛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而相關的企業扶持和稅收減免政策也得到了批準,這個時候的沈陽高新科技區才算真正走路的正軌。

“其實我們市政府也向省委省政府反映過這件事了,但是具體政策還需要國家批準。”劉東海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你不用擔心這件事,你敢來我們沈陽投資辦廠,我們沈陽市政府就是你的靠山,而且我們這邊也會專門一次次引進沃爾沃汽車生產線為契機,在這裡建立一個產業集群,以點帶麵,使咱們沈陽製造的汽車,在國內占據一席之地……”

“那就太感謝了。”段雲點頭說道。

其實段雲心裡也明白,劉東海隻是沈陽市委辦公廳的秘書,他的權利有限,而為了能夠使自己的企業規避風險,就一定要牢記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