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1 / 2)

魏尚、李廣擊敗匈奴殘兵, 並未立即南歸, 而是北行數裡,清掃散落的胡騎殘兵。更放出鷹雕,找到馳援的彆部,上萬漢騎飛馳而去,將該部夷為平地。

從屠滅的部落中,漢軍獲得數萬牛羊,救出千餘名被掠走的漢民。

漢民被放出羊圈,大多形銷骨立, 神情麻木。最嚴重的,不看胸口起伏,幾同屍體無異。

據彆部祭師招供, 軍臣單於決定率大軍南下,有王庭使者來到彆部, 命部落中派出勇士, 配合大軍攻打漢郡。

該部的草場靠近鮮卑山, 距蘢城有一段距離,沒能第一時間同本部彙合。原想在中途加入王庭大軍, 不料遇到聚集的草原野人,拖慢行程。等部落勇士趕到漢邊,匈奴大軍已從南“折返”。

首領不知道匈奴大敗,以為隻是小麻煩, 想抵消延誤之過,順便在大單於麵前刷刷好感, 腦門一熱就帶兵衝鋒。

結果一著不慎,好處沒得著,反而陷入死地,被迫為大軍斷後。更被漢軍記上一筆,勇士戰死不說,部落都被踏平。

祭師越說越是心酸,越說越是懊惱,悲憤交加,竟開始伏地大哭。

哭得差不多了,祭師擦乾眼淚,道出該部本生活在極北之地,以漁獵為生,最擅長和熊、狼等野獸搏鬥,獲取皮毛和肉食。放牧是被匈奴打敗,強行遷到鮮卑山下,為生存不得不為。

“將軍,若能許我等歸降,我等願攻打匈奴,為漢軍作戰!”

祭師賭咒發誓,狀似掏心掏肺。眼神卻頻頻閃爍,明顯口不對心。

魏尚、李廣坐鎮邊陲多年,見多豺狼心性的胡人。對於祭師的話,兩人半個字也不會相信。

斬草必須除根。

優柔寡斷,對豺狼仁慈,非但不會得到感謝,更可能是取死之道。

祭師的算盤未能得逞,連同殘存的部民,一並被漢軍斬-首。臨死之前終於爆出本性,用胡語大聲咒罵。

魏尚懶得理他,甩了一下馬鞭,軍伍手中長刀揮落,祭師的叫罵戛然而止。

“凶-殘-暴-虐?”魏尚策馬上前,戰馬前蹄踏過殘血,沉聲道,“豺狼之輩侵漢土,殺掠漢民,理當斷其源,絕其種,殺得一乾二淨!”

清掃過戰場,漢軍啟程南歸。

作為輔兵的羌、烏桓和鮮卑,目睹整場戰鬥,親眼見證漢軍層層設伏,匈奴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北逃,震撼之餘,更死心塌地追隨強者。從上到下,決心牢牢抱住漢朝大腿,打死也不鬆手!

魏尚李廣所部返回邊郡,山穀中的祭魂結束,李息同幾位大佬達成一致,很快擬成戰報。參戰的邊郡太守全部用印,竹簡以粘土封緘,由飛騎送往長安。

等待長安來人期間,大軍暫時駐於雁門,每日消耗驚人。

為籌備足夠的糧秣,軍需官都被召集起來,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身為步兵校尉,趙嘉竟也混在其間。偏偏無人覺得不對,全體接受良好。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多少都會詢問他的意見。

李息也知後勤吃緊。

以雁門一郡之力供應大軍,委實有些吃力。即使有商隊補充,也是杯水車薪。

但無長安詔令,材官役夫可遣,集合的正卒不能隨意調動。隻盼長安快些來人,清點敵軍首級,將戰功落於實處,儘速令各郡軍伍返還。

攜帶戰報的飛騎日夜兼程,從邊郡奔赴長安。沿途近乎不停,縱然騎術精湛,抵達長安時,依舊大腿磨破,近乎不能下馬走路。

抵達長安城下,飛騎頭-插-三枚雉羽,手中高舉戰報,一路高吼“捷報”。

“捷報?”

長安百姓聽聞,紛紛駐足路邊,翹首張望,猜測是否為邊地戰報。

未央宮內,劉徹聽宦者稟報,騰地從幾後站起,抑製不住心中喜悅。

“速呈上來!”

宦者應諾,正要將竹簡送上,劉徹等不及,直接一把搶過。展開之後,越看越是激動,口中連道三個“好”字。翻閱到戰報末尾,見到漢軍死傷數字,激動才慢慢隱去。

劉徹坐在幾後,一遍又一遍重複讀戰報,神情肅然。

“召丞相、大將軍、大行令議,”話到中途,劉徹又突然改變主意,“罷,朕先去見太皇太後。”

“敬諾!”

劉徹擺駕長樂宮,處理到一半的政務全被丟在身後。

獲悉馬邑大捷,十四萬南下的匈奴,僅有五萬逃回草原,竇太後同樣麵現激動。

“自高祖皇帝以來,凡戰匈奴,如此大勝實為少有,將兵俱當厚賞!”

可惜沒能抓到軍臣單於和王庭四角,落入包圍的匈奴大當戶也戰死。如若不然,當可以在長安獻俘,告慰先祖。

漢高祖白登之圍,猶如一根生鏽的長釘,紮在朝廷和百姓心頭幾十年,始終不能-拔-除。

風水輪流轉,馬邑一場大戰,軍臣單於身陷重圍,差點死在漢軍手裡。哪怕冒頓早已作古,仍能讓漢廷出一口惡氣。

“幾十年罕有的大勝,理當宣於各郡,廣告諸侯。”

“大母,我正有此意。”

繼重賞邊軍之後,祖孫倆再次想到一處。

攜大勝之威,安百姓之心,激發尚武之誌,同時震懾諸王,讓他們徹底明白,劉徹固然年少,想要收拾某個諸侯王,不過是動動手指,輕而易舉。

“大母,我有意啟田氏為官。”劉徹話鋒一轉。

“田氏,田蚡還是田勝?”竇太後問道。

“舅父蚡。”

“嗯。”竇太後沉吟片刻,道,“許他何職?”

“中大夫。”劉徹早有打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