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出兵(1 / 2)

明王首輔 陳證道 6869 字 9個月前

明王首輔最新章節!

待金獻民重新站起來,嘉靖的目光便又轉回到徐晉身上,饒有興趣地道:“徐卿剛才說消除韃靼這個隱患,不一定要完全消滅他們,那徐卿有什麼辦法消除韃靼這個隱患?”

徐晉不禁為金首輔默哀兩秒種,本來就威信不足,難以領袖群臣,偏偏還要跟皇上對著乾,此次廷議之後,估計首輔之位更加坐不下去了,輕咳了一聲道:“回皇上,肉體上的消滅隻是下下之策,真正高明的消滅,是在精神上的消滅。”

嘉靖心中一動道:“徐卿的意思是教化?就像南洋都護府和東洋都護府那般,對韃靼進行殖民統治?”

徐晉點了點頭道:“皇上英明。”

廖紀冷哼一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想我大明的南蠻夷族尚且不服王化,試圖教化更為凶橫的韃靼人,簡直是異想天開,可笑之極。”

徐晉淡道:“異想天開其實並不可笑,可笑的是連想都不敢去想,食古不化固步自封之人,最終隻會被曆史洪流所拋棄,韃靼人並不是不能被歸化的,想當年太宗皇帝麾下的三千營便是歸化過來的蒙古人,他們同樣對大明忠心耿耿,而且作戰英勇,戰力強橫,立下無數功勞。”

廖閣老被暗諷食古不化,不由再次氣得胡子亂顫,奈何此子太能辨了。

金獻民冷然反駁:“那隻是區區三千人而已,倒也容易掌控,誘之以利,懾之以威即可,然韃靼的人口雖遠遠不如我大明,但也有百萬之眾,而且所處地域廣袤,如何掌控得了?既然掌控不了,又談何教化?”

徐晉淡定地道:“那就想辦法去掌控!”

金獻民哂然道:“敢問靖國公計將安出?”

徐晉似乎並沒有聽出金獻民語氣中的嘲諷之意,神色自若地道:“其實說難也不難,在韃靼征兵二十萬調往南方屯田即可!”

金獻民愕一下,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雖然徐晉這個所謂的方法聽起來很蠢,但正因這方法蠢得難以置信,金獻民倒是謹慎起來,不敢隨便接話,免得中了徐晉的圈套,這小子能言善辨,不得不防啊!

隻是工科給事中戴威顯然不是這麼想的,他是堅定的主和派,乃剛才跟隨金獻民跪下請求皇上三思的十三名官員之一,此時隻以為抓住了徐晉的破綻,於是大聲嘲笑道:“嘿,本官還以為靖國公想出來的是什麼高明法子呢,原來隻不過是引狼入室啊,果然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哈哈!”

殿內瞬時響起了一陣低笑聲,委實是徐晉這方法太荒謬了,在韃靼征二十萬兵調到南方,這不是給自己添亂嗎,說是引狼入室也不為過,要不是靖國公這些年確實為大明立下天大的功勞,大家還以為他包藏禍心呢。

嘉靖劍眉皺了皺,他才不相信這麼餿的主意會是徐晉想出來的,除非……自己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高明之處吧。嘉靖掃了一眼神情自若的徐晉,不由露出深思之色,殿中也有不少大臣陷入了沉思,顯然想法跟嘉靖一般。

此時,吏部尚書方獻夫突然輕咳一聲,站出來道:“徐大人這方法初聽起來確實十分荒謬,但仔細一想,實則是高明無比。”

一眾大臣不由微微吃了一驚,金獻民和廖紀的麵色卻是沉了下去,還隱有怒色。

原來,金獻民和廖紀日前便跟方獻夫通過氣了,後者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他們,但也暗示過不會支持出兵北伐,結果這個時候卻跳出來對徐晉大加讚賞,分明就是屁股坐歪了,豈有此理,這頭見風駛舵的老狐狸,跟蔡鵬是一路貨色。

吏部掌管百官的考核升遷,被稱為天官,實乃六部中分量最重的部門,而且吏部尚書手裡還一個撒手鐧,那就是六年一度的京察。所謂京察即是吏部對所有官員的考核評級,京察不合格的庸官將會被降職或者罷官,所以每到京察年,百官就相當於渡一次劫,而負責京察的吏部尚書大權在握,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正因如此,就連皇上都敢噴的科道言官們,卻不敢怎麼去噴吏部尚書,無他,擔心京察的時候會被穿小鞋唄。現在尚書方獻夫站出來支持徐晉,這分量不可謂不小,可以說風向是徹底的改變了。

嘉靖不由大喜,欣然問道:“方卿家,徐卿這法子高明在何處?”

方獻夫清了清嗓子道:“在韃靼征兵二十萬調往南方屯田,這個方法乍一聽很是荒謬,還有引狼入室之嫌,但是仔細一想,二十萬人看似很多,但若分散到各州縣去,不過是溪流入海矣,隻要加強監督管理,斷然鬨不了亂子,況且,我大明兩廣地區地廣人稀,山重水複,把韃靼人調到這些地方屯田開荒,簡直是一舉兩得。”

嘉靖眼前一亮道:“方卿家繼續講。”

方獻夫捋了捋胡子得意地道:“以上都是次要的,此計的最高明之處是在於釜底抽薪。韃靼人本來隻有百來萬人口,征兵二十萬,基本把最能鬨事的青壯都抽掉了,剩下的婦孺老弱便就好辦了,無論是控製,還是教化都容易得多。”

此言一出,瞬時猶如醍醐灌頂,大部份官員都不禁恍然大悟,同時倒吸一口冷氣,這果然是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啊,此法如果真能實行,那麼困擾大明一百五十多年的北方問題,真的有可能得到徹底解決。

嘉靖激動得俊臉充血,目光望向徐晉問道:“徐卿,如方卿家所言否?”

徐晉有些意外地看了方獻夫一眼,這個釜底抽薪之計並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從後世的清朝總結出來的。眾所周知,大明國祚兩百七十多年,從來沒試過徹底征服北方的蒙古人,而清朝卻輕易如舉地辦到了,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女真人也是馬背上的民族,與蒙古人同宗同源,但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征兵。

沒錯,就是征兵!

清兵入主中原後,為了打擊殘明勢力,控製廣大的國土,他們大量從蒙古征兵,要知道當時的韃靼也就百來萬人口,青壯年幾乎全部被滿清政府征走了,剩下的老弱婦孺想鬨事也鬨不起來,既然清朝能做到這一點,大明自然也能做到,當然,其中一個前提是首先用武力暫時壓報韃靼人,否則征兵也就無從談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