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裂痕(1 / 2)

明王首輔 陳證道 3610 字 10個月前

文華殿中,小皇帝朱厚熜端坐在禦座上,內閣四老、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大理寺卿等十幾名肱股大臣分立在禦座前。現在的內閣四老分彆是楊廷和、費宏、毛紀和蔣冕,至於原來的次輔梁儲,在費宏複職後便告老辭官,前不久已經攜家眷買舟南下,返回嶺南老家怡養天年了,梁君子終得善始善終。

話說費宏與首輔楊廷和的關係一直還算不錯,自從複職入閣後,兩人相處得也十分和諧,但是在今天這場緊急廷議上,意見卻產生了分歧,兩人各執己見,就差沒有直接互懟。

此時,禮部尚書毛澄出列朗聲道:“皇上,臣認為謀害欽差一事非同小可,理應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各選派一人作為欽差,專門負責調查審理此案。”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並稱作“三法司”,一些大案要案通常都會由這三個機構聯合審理,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會審”,而謀害欽差這種大案也確實夠得著“三法司會審”,所以毛澄這個提議無疑有一定道理。

“臣附議!”戶部尚書楊潭隨即出列表示支持。

楊潭和毛澄均是楊廷和一黨的,所以兩人旗幟鮮明地站在楊廷和的一方,而且,當初打壓徐晉時,兩人也是充當急先鋒,自然不願意看到徐晉借此事上位。

政爭就是如此,黨同伐異,無所謂對錯,大家誌同道合自然就成一黨,大家政治理念相悖,就算是世交親家也會反目成仇,這種例子曆史上並不鮮見。

楊廷和等人之所以打壓徐晉,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理念相悖,楊黨是守舊的皇統派,他們堅持皇統正宗,要求新君入繼孝宗一脈,而徐晉卻是支持小皇帝,站在楊黨一係的對立麵,自然不被楊黨所喜。另外,楊廷和還擔心以徐晉和新君的親密關係,徐晉將來會成為江彬式的佞臣,所以更是不遺餘力地打壓他。

當初楊廷和不惜“送”徐晉一份功勞,也要把他弄出京去賑災,無非是擔心他在京會影響嘉靖帝的想法。如今楊廷和已經如願以償地逼使嘉靖帝承認孝宗為皇考,誰知山東那邊卻出了事,賑災正使蕭淮下落不明,而本來隻能充當陪襯綠葉的徐晉卻要坐正了。

如果徐晉隻是賑災欽差副使,回京後加官一品半品的自然無所謂,還有大把閒職等著他,但是如果徐晉坐正了,這賑災、糧倉虧空案,還有謀害欽差案,這些功勞加在一起就不是升官一品半品的事了。

楊廷和顯然不願意看到徐晉借此崛起,所以他提出另派欽差專門負責審理此案。毛澄和楊潭乃楊廷和的左肩右膀,自然要堅定不移地為老大搖旗呐喊的。

“臣也附議,事關重大,此案理應由三法司會審!”刑部尚書張子鱗也站出來道,這貨並不是楊黨,但作為刑部尚書,自然要為本部撈功勞,審案本來就是刑部的職責範圍。

小皇帝朱厚熜皺了皺眉,心裡極為不爽,淡道:“其他愛卿可有異議?”

費宏微沉著臉默不作聲,楊廷和垂著眼簾仿佛入定了一般,而殿內其他大臣則神色各異,卻也沒有開口。

侍立在朱厚熜旁邊的司禮監太監畢雲不禁暗歎了口氣,費閣老終究還是根基淺些,比不得首輔楊廷和,如今有三名六部尚書支持楊閣老,此事恐成定局了。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王瓊上前一步道:“皇上,臣反對另派欽差!”

朱厚熜精神一振,連忙道:“為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