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論兵(上)(1 / 2)

秘宋 荊洚曉 4191 字 7個月前

秋深風寒,一杯衝泡出來的熱茶,雖無鬥茶那麼多講究、花色、咬盞的講究,但捧在手裡,總是能添幾分暖意。以至於言語之間,不知覺都少了些戾氣,那怕是軍中大帥高遵裕,臉上也有了幾分笑意。

沒錯,來訪的,就是大宋太後的叔父高遵裕。

或者更為正式的說:引進副使、帶禦器械,知鎮洮軍軍事、進西上闔門使、榮州刺史,充總管,複知通遠軍,加岷軍刺史,高遵裕。

他是回京述職公乾之餘,代表著皇家過來徐州走這一趟的。

相比於陪在下首的劉昌祚,高遵裕看去上當真是威風八麵,對劉瑜說話的態度倒還好,畢竟高遵裕是有資格知道秦鳳邊境內幕,知道劉瑜做了什麼的。所以對劉瑜還是算客氣,但言語之中,有時提及劉昌祚,那真的是跟呼兒喚仆一樣。

劉昌祚脾氣很好,雖然是武人,但舉止有禮,並不因為高遵裕的態度而生氣。

“高總管此來,是為了什麼事呢?”劉瑜有點不明白高遵裕的來意。

所以茶過三巡,他就選擇了直接切入主題。

不過高遵裕倒也坦率,撫須道:“老夫此來,是想問問子瑾,與夏人對壘,可有良策?”

劉瑜一聽就有點無奈了,這怎麼回答?

這問題非常不專業啊,劉瑜實地去了青唐這麼久,很多東西,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的。

但總得具體問題,多少兵,在哪裡,什麼地形,雙方糧草、兵甲等等如何。

然後才能談,有什麼好的策略吧?

不過不等他開口問,高遵裕馬上就堵死了這個方向:“子瑾莫要再問,便依此答來就是。”

高遵裕再怎麼不成,也是能在去年破西夏軍於野人關的啊,所以他不可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至於這個問題到底是誰問的?答案已經不須揭曉,誰讓高遵裕來的,就是誰問的吧。

所以劉瑜不得不認真去組織一下措詞,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劉昌祚在邊上是聽得愣住了。

因為這玩意,越有軍事常識的人,越覺不好回答。

要是啥也不懂的外行,倒是很好說了,東拉西扯給說上三天三夜都行。

古典浪漫主義的外行人,能從陣前鬥將吹起,搞不好弄個英雄令廣發天下,組織個大宋四猛八大錘;

略為懂點的外行人,指不準能讓組織個長槍陣,所向無敵,一路推到萊茵河去。

但劉瑜不能這麼吹啊,要這麼吹他也會。

問題是,出了這題的那位,身邊有許多內行人幫著把關呢。

劉瑜要敢這麼吹,那得,一輩子好好在這徐州釣魚吧。

想了半晌,劉瑜才抬起頭來,望著高遵裕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