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沉默了片刻,然後起身衝著高太後行禮:“臣若去秦鳳,高公綽應自請調防他處。”
但明顯,高太後沒有這麼好糊弄:“哀家從父,功名之心甚盛,隻恐不肯自請他調。”
聽著這話,劉瑜微微點頭道:“高相公統軍有方,破野人關,據武勝城。下官若至秦鳳,當倚高相公以為羽翼、以為鋒矢,想來有高相公領軍,當是無堅不摧,足以潰敵千裡、建功立業也。”
然後劉瑜就沒有再說下去。
高太後也沒有再問。
又過了良久,高滔滔笑道:“你這孩子,倒真有一顆潑天大的膽子。”
“所謂三不朽,於臣來說,不過浮雲。”劉瑜突然岔開話題,說起不相乾的事來。
“若諸夏俱亡,狄夷率獸食人,則萬物儘朽!”
高滔滔不以為然笑道:“你這孩子,好作大言。”
“臣不敢,臣自幼時開蒙之後,便聞雞起舞,風雨無阻。”劉瑜又答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臣所謀者,不過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然後高滔滔就沒有再跟劉瑜談下來,而是教著領了劉瑜入宮來的中使,帶劉瑜去見皇帝。
劉瑜依著禮數便要辭了出去。
臨出殿時,高太後卻叫住了他,跟他說了一句話,讓劉瑜大吃一驚。
因著這句話,劉瑜卻就覺得,也許史書所寫,不是全對的。
也許現在的高滔滔,不是若乾年後信用司馬光的高太後?他有點迷糊了。
因為高太後在叫住劉瑜之後,有意有意說了一句:“官家可不曾教你這孩子屍位素餐啊。你是特奏名的出身,去了秦鳳,可得忠心報國,方才不負君恩。”
這啥意思?皇帝沒有叫劉瑜隻是去秦鳳掛個名啊!
聖旨上沒有,公文上也不可能有啊。
一切都是潛規則,如果劉瑜自己有本事,去了秦鳳,自然可以以一路安撫,把握權柄。
也就是說,至少太後和皇帝,是默許劉瑜有能力,可以這麼乾的了。
當然,如果劉瑜沒能力,被王韶等人架空,那皇帝和太後也絕對不會給他出頭。
無能的知縣,去赴任,讓六房書吏、主薄、縣尉架空的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怨得了誰?
“臣瑜,伏蒙聖恩!豈敢不粉身報國!”劉瑜頗為震撼,長揖作答,之後方才辭了出去。
看著劉瑜的身影消失,高太後方才對身邊宮女說道:“修書邊關,教從父自請調防他處吧。便說,這是哀家的意思。”
“太後?”那宮女不太明白,為什麼就憑著劉瑜一席話,太後就做了這樣的決定?
因為高滔滔向來不是一個容易被說服的人。
或者說,她是一個很有主見,不太可能因為彆人意見而動搖的人。
如果說是相爺的勸說,倒也罷了,劉瑜,這跟大宋太後比起來,實在也太過官小職微了。
“無妨,就這麼辦吧。”高滔滔沒有解釋為什麼,就算這宮女,其實是高家的後輩子侄,入宮來伴她解悶的。
為什麼?因為她聽明白了劉瑜的話。
三不朽,也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劉瑜認為,這儒家追求的三大境界,他不在乎。
因為如果蠻族入侵,天下都亡了,那還有什麼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