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收複喜峰口(下)(2 / 2)

大明匠相 南極 4684 字 10個月前

皇太極搖了搖頭對嶽托道:“不過他獻出那老教主王森所著的讖語書,我看上麵的許多讖語都非常準確!若是依照那讖語,後麵大明就該亡國了。那王冉說,大明居火德,火克金,所以我大金應該改名為大清。一是以水德克火德,其二正好應了那‘日月沉淪清水中’的讖語。本汗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因此決定回去之後,改大金為大清!”

李峰他們一路浩浩蕩蕩,回到了京城,這一次,京營派出了一千人,和武備學院的官兵們,一起從安定門進城,誇功遊街。

遊街結束之後,李峰和朱純臣以及馬鐵等將領一起到皇宮複命。

因為有報站快捷地傳遞信息,所以戰況朱由校等人是早就知道了。幾乎可以說,就像是看現場直播一般,每天的戰事如何,隊伍前行到了那裡,敵人在哪兒,清清楚楚。

因此,到了皇宮之後,朱由校並沒有再詢問作戰的過程,直接就宣布了對眾人的獎勵。出征的獎勵皆有獎勵,不過對武備學院官兵的獎勵為最。不過京營的將領們也說不出什麼,畢竟自己就是跑了跑腿,箭都沒射一隻,平白就得了功勞,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馬鐵因為十三山堡和此次作戰幾番功勞相加,升授從三品遊擊,依舊擔任武備學院參謀長一職,同時賜封靖遼伯。武備學院的各級官兵,也都按原有品級升了一到兩級。

第二日,朝廷早朝,李峰是奉命參加。

朱由校讓李峰總結了一下這次對建奴作戰取勝的原因。李峰總結了主要有幾點:

第一條就是皇帝指揮若定,朝中大臣團結一心,沒有相互推諉扯皮。大軍出征之後,糧草供應充足。上下一心,自然戰力就強了。

這一點李峰之所以要提出來,是因為這種現象在東林黨把持政務的時候,還真是不可想象的。每一次發生了大事,事件都會變成攻擊對手、或是爭奪權力的武器。現在朝廷上都是閹黨把持,大家都聽魏忠賢的,連皇帝都聽魏忠賢的,所以是難得的一團和氣。

當然了,這次因為皇帝慢慢地自我意識覺醒,所以開始尋找自己的話語權,對魏忠賢的權力開始做了一些限製。但是就算是這樣,這次李峰等人在前方,絲毫沒有感覺到朝廷中因為派係爭鬥而形成的掣肘現象。

第二條就是訊息傳遞迅速。敵人剛一奪關,喜峰口上的報站就冒死發出了警報,為後方的各個城池做好戰爭準備,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也讓京城能夠及時決策,派出大軍增援。而且有了這個報站之後,各個城池之間可以做到互通有無,最大限度地了解敵情。武備學院正是依托報站,了解到了敵我的態勢,才能避實擊虛,連戰連捷。

第三就是不論是武備學院還是京營的官兵們,都能不畏生死,舍命而戰。在幾天的時間裡,長途跋涉數百裡地,按時到達了規定的地點,迫使建奴不得不在我方選定的時間和地方交戰,從而占據了主動的態勢。

第四就是交通工具的改變也很重要。從京城到通州已經修建好了水泥路,從京城道通州可以大大加快行軍的進度。配備新式的橡膠輪胎的大車,同樣用一匹馬拉同樣的重量,速度可以加快五成的速度。若是等到從京城到薊鎮山海關的水泥路全部修通的話,到時候用四輪馬車運送軍隊,還可以將速度提高許多,達到一晝夜二三百裡地。到了那個時候,邊關的軍情就可以得到大大的緩解。

第五點,就是那些守城的各地軍隊,都嚴守城池,沒有讓建奴偷襲得手。因此建奴沒有辦法一下子得到大量的糧食,隻好到各地農村去劫掠,導致軍隊分散,給了大明軍隊時間和機會。

李峰說了一大堆,眾人一一紛紛點頭。

等到他說完了之後,朱由校問大家對李峰說的話有何意見。

意見沒有,不過兵部尚書王永光還是跳了出來,對朱由校道:“陛下,有一點特彆重要之處,平遼侯並未講到,那就是此次武備學院的官兵所用的天啟步槍和神威炮,十分犀利!因此,臣奏請陛下,將這兩種火器下發到各邊鎮,則我大明邊陲永固也!”

李峰確實是沒有提到這點,是因為他暫時還不準備將這兩種武器分發給那些烏合之眾。軍隊當然要裝備,但是隻能裝備給像武備學院這樣的精銳部隊,至於那些烏合之眾,在沒有整合之前,還是暫時不要裝備得好。而且,現在兵工廠的生產規模還不夠大,連武備學院的官兵都還沒有裝備完畢呢,又怎麼能夠有剩餘的武器去給那些衛所兵呢?因此聽到王永光的話,李峰站出來說道:“陛下,這兩種火器確實應該裝備軍隊,不過這要等到武備學院裝備完畢之後才行!”朱由校點了點頭,他現在對武備學院的官兵十分信任,他覺得這樣的軍隊,才有資格掌握這樣的武器。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