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元又哈哈大笑,前仰後合的,毫無形象可言。
笑完了,她盤著腿,盯著屏幕,“你給我唱一遍唄,我想聽你唱。”
“怎麼唱?天天音樂上那就是我唱的呀!”
“不是!不是那個唱,就是……現場唱嘛!”
“隻唱給你一個人聽的意思?”
“呸!少拿話掛我!唱不唱?”
“不唱!我出場費一百萬一次呢,你說唱就唱啊!”
“哎呦我去,那麼貴嘛?那你真的要發財了!”
“你親我一下,我就給你唱。”
“呸!”
“親不親?不親掛了啊!太費流量了,不舍得!”
視頻那頭,齊元沉默了片刻,忽然對著屏幕親了一口。
“嘿嘿!這還差不多!”
彭向明一副眉飛色舞的模樣,特彆得意,也回過去一個熱烈的隔空吻。
結果齊元忽然說:“你是不是也讓柳米這麼親你?”
聽見這個話,彭向明差點兒從沙發上滑下去。
…………
跟齊元足足扯了半個小時,又唱又聊的,鬨騰好半天才掛斷。
等掛斷了視頻,彭向明卻反而沒了絲毫困意,乾脆就雙臂枕在腦後,癱在沙發上,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與車水馬龍,靜靜地一個人發呆。
連齊元都開始聽自己的歌了,彭向明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要大紅了。
音樂市場和任何市場都差不多,都有個圈層問題。
最裡麵的是核心圈子,包括絕大部分流行歌壇的從業者在內,也包括某些對這一塊相當關注的資訊類媒體和自媒體,當然,也有極少部分純粹的歌迷。
所有流行歌壇內部的事情,幾乎一定是首先在這個圈子裡產生反應,然後才會向外漸次擴散,因為作為飯碗所在,這些人對行業內部的變動,最為敏感。
往外走,是重度流行音樂需求者。
他們往往極為喜歡某一類,或某幾個人的作品,因此對這一類、或這幾個人的音樂動態,極為關注。有些甚至頗有研究。
這些人,最容易成為鐵粉,也最容易成為堅定的傳播者。
再往外走,是很喜歡平時聽歌的人,但這批人卻並不執迷於聽某個人的,而是誰紅聽誰,口味很泛化,不挑食——事實上,對於絕大部分歌手來說,處在這個圈層的歌迷,才是最需要去努力爭取的對象。
而且他們也是真正養活了整個流行歌壇,乃至整個音樂圈的存在。
真正的所謂流行歌壇,其實就到這些人為止了。
事實上,國內所有做流行音樂的人,都肯定身負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不斷地擴大這個圈層的整體歌迷數量——而值得所有從業者高興的是,國內天然的人口基數,以及越來越富裕的生活,再加上近七八年越來越嚴格的正版消費政策,都使得這批人的基數,正在越來越大。
有人預測,到2020年,國內的正版音樂消費群體,有可能會突破四億人,而適度消費群體,也就是上述的圈子,粗略定個標準,大約就是每年會花30塊到50塊以上購買在線音樂產品的人,大約就可以突破1.5億人。
從這些人再往外,就已經很難算得上是流行歌壇的真正受眾了。
因為他們每年會花在正版音樂消費上的錢,是很少的,甚至可能連續幾年都是零,而且他們的消費方向,也充滿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這就好比是,某些人也喜歡看電影,但他們往往並沒有形成固定的觀影習慣,隻是偶爾有時間了,想起來了,需要約會了,或者陪家人之類的,才會去電影院貢獻一下票房,其他時候,他們甚至算絕緣體。
對於任何圈子來說,這部分人,都是爭取的對象,但往往很難爭取。
一旦某一首、某一部作品連這些人都知道了,甚至為此花錢了,那麼就會被稱為破圈了——一旦破圈了,就意味著已經不是一般的紅,而是大紅了。
而對於流行歌壇的圈層來說,齊元這個平常甚至很少聽歌的家夥,應該就算是徹底的圈外絕緣群體了。
現在,居然連她也聽《追夢人》了。
當然,她這畢竟是因為跟自己有關係,所以被人強勢推薦了一下,因此還不太能作準,不過,誰又能保證,彆的絕緣體們,不會被這樣強勢推薦呢?
這樣一想,忽然覺得有點美滋滋。
我居然真的要紅了!
忽然手機叮咚一下,他順手抄起來。
是剛才中斷了的聊天,又被接上了——
周舜卿:我就知道是那時候,那天你看我的時候,我感覺你想把我一口吞掉!特彆凶,又特彆色[害羞][害羞][害羞]
周舜卿:剛才洗澡去了
周舜卿:洗完澡我媽又叫我,陪她聊了一會兒
周舜卿:你沒睡吧?
周舜卿:我不想讓我媽給我做專輯!!!
周舜卿:她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麼,也不管我怎麼想,根本不尊重我,如果讓她給我做,這張專輯做出來肯定特彆難聽!!!
周舜卿:我媽選歌的思路特彆奇葩
周舜卿:而且她真的是很早之前就落伍了
周舜卿:彭向明,你已經睡了?
周舜卿:其實,我也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