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太“出色”,反倒違背了它商業片的定位。
觀眾進到電影院裡,坐這一百分鐘,隻會、也必須是因為這個故事的精彩紛呈和**迭起,而愛上了演員的表演,而絕不應該是因為某個演員的出色表演,而愛上了這個故事和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整體大於部分的電影。
一旦本末倒置,錯讓某個演員“出色發揮”,反而會打亂故事的敘述節奏。
正是因為心裡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彭向明堅持要求每一個演員都必須做“工具人”,嚴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去發揮,而不許給的過量。
再加上腦子裡有原版的加持,所以,彭向明完全不需要“其他方案”,不需要各種嘗試,不需要多拍攝一些備用的素材。
對他來說,就是一遍成。
也因此,當他認為自己掌控住了劇組,明白了一個健康運轉的劇組所需要的工作節奏之後,他很快就把整個的拍攝進度條拉得飛快。
完全沒必要磨磨蹭蹭。
開機十七天,劇組居然拍完了三十天的戲份。
…………
四月十五日,蔣纖纖飛了過來。
她給彭向明帶來了《遇見小情歌》這張專輯經過所有的後期處理之後的最終版本,來交給彭向明定奪,是不是可以上市了。
她這首張專輯裡的十首歌,有八首都是彭向明在燕京的時候,幫她完成錄製的,另外兩首,雖然是完全交給杜凱傑來監製,但每天的錄音結束之後,她也總是會把錄音版本發給彭向明,由彭向明點評,指出不足和方向,所以其實也一直都是按照彭向明的意見去處理的。
這次的最終處理版本,彭向明聽過之後基本滿意,隻是要求有兩處地方,後期處理的時候修音修得略有些過,要求調回去一些,彆的就都沒有意見了。
這都是小問題了。
也就是說,到現在就基本上可以說,蔣纖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正式完成了。
隻差上市銷售。
蔣纖纖當然是大鬆了一口氣。
不管是杜凱傑,還是錄音師,或者大旗那邊的何總他們,都對這張專輯的質量稱讚有加,事實上,她自己自從拿到歌本之後,就直覺地意識到,這張專輯會把自己推向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巔峰的。
越是如此,製作起來她越是想要精益求精。
每一首歌,每一個細節,隻要彭向明不點頭,她就絕對不通過,一定要練習到、調整到彭向明點頭,認為很好了為止。
她在這邊住了兩天半才走,臨走的那天晚上,又跟彭向明說:“周宇傑的新專輯上市半個月了,目前來看,成績其實還不錯,整體銷量應該是已經過四百萬張了,就算還沒過,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他自己應該是不大滿意的,此前他還到錄音室來看我,跟凱傑哥我們一起,中午好幾個人一起吃飯,他有點喪氣,說沒達到預期,我聽他說話的感覺,他覺得是自己的整體格局的問題,製約了自己繼續往上走。”
這番話聽得彭向明迷迷糊糊。
最近他的確是很專心的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電影拍攝上,周宇傑的新專輯上市,他甚至到現在都沒聽過。
於是他不解地看向蔣纖纖。
蔣纖纖說:“他旁敲側擊地衝我打聽,問我你平常是不是創作速度也特彆快。我看他那意思,下張專輯說不定想讓你給他製作,你彆讓他一下子問懵了,提前在心裡考慮好。”
彭向明這才恍然大悟。
***
我對抗感冒的唯一經驗就是,吃了藥就睡,所以這兩天彆的什麼事兒都沒乾,就睡覺了。現在果然感覺好多了。爭取明天就恢複準時更新。
謝謝大家的體量,沒有責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