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秋打這個電話來的意思,是他經過和同事們的協商,最終決定先隻拿那五十萬平的土地,但彭向明畢竟是大股東,這種事情,謝東江雖然代表他列席了會議,卻也不可能代做決定,所以會議結束之後,他還是要給彭向明打個電話,把那邊的意見傳達過來,請彭向明最後拍板。
彭向明向來用人不疑,既然選擇了相信杜建秋他們,那麼在這些專業的問題上,他理所當然支持他們的意見。
於是最終,他也同意了先隻拿那五十萬平方。
但掛了電話,捧起盒飯,他吃著吃著,卻又感覺不對。
總覺得自己隱隱約約漏掉了一點什麼。
這時候,柳米把兩塊肥肉夾到他碗裡,問:“你還真要做汽車呀?我那天特意問了問我哥,他說國內汽車行業這塊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這一塊的市場,可不太好做,而且是重資產項目,一旦做不好,很難抽身出來,你可要考慮好!”
頓了頓,她又說:“我知道你挺能賺錢的,但你可要知道,你唱歌、拍電影電視劇,就算再能賺,一年也就賺個三五十億,真的到頂了。在娛樂圈來說,已經很厲害很厲害。再想多賺,就必須是建立起東勝傳媒那樣的大規模集團公司才行!但就算你個人再厲害,要走到那一步,要集團化,也是很不容易的,費的力氣可能遠比你多拍幾部電影要難多了!”
“所以最靠譜的思路,其實就是儘可能壓榨自己的產出,來多賺錢,集團化那個路子,在沒有積攢夠足夠的市場和人才之前,不適合去走。而你就算是再壓榨自己的產出,一年賺的那些錢……養幾個女人,買幾套房子,閒了做做投資、炒炒股,都夠了,但拿到實業和工業那個圈子裡,你比如說汽車製造,你這點錢,可真的是不夠燒的。做那個,資金投入真的特彆的大!”
彭向明點頭,吃著飯、想著事情,隨口回應,“我知道,仔細考慮過後才拿的主意,不是一時衝動,你放心。”
關於他投資新紀元,以及現在要收購東方汽車這些事情,一則他輕易不對外講,二則就算他跟有限的幾個人說起,或因為接電話被聽到,比如齊元,比如安敏之,再比如高晶晶,她們也完全不懂、不感興趣。
唯一例外的就是柳米了。
她也不懂汽車製造,不懂什麼電動汽車,但家庭出身的不同,卻讓她對投資、對製造業等等這些話題,都既不陌生,也不排斥,至少能聽懂,且願意關心一下。
當然,對於彭向明最近一門心思的想要撲進汽車製造行業這件事,柳米顯然是不大讚同的,並且表現出了相當的擔心。
這不是說年輕的男人嘴饞,包養了幾個女孩子的問題,在他看來,工業製造業這個方向,弄好了那當然名利雙收,而且社會地位極高,可一旦要是弄不好了,簡直就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多少錢都不夠賠的。
而偏偏,彭向明隻是個導演、歌手,是個藝術家,他去乾工業,簡直是怎麼想都覺得不靠譜——跨界也不帶這麼跨的!
所以,趕不上話頭便罷,趕上話頭了,機會合適了,她還是儘量的想勸幾句——雖然彭向明每次都表現得信心十足,但哪個後來賠錢賠到傾家蕩產的人,在最初去做那件事情的時候,不是信心十足的?
毫不意外的是,這次彭向明顯然也沒聽進去。
柳米隻好歎口氣,主動地轉而說起剛才自己在片場的見聞,來活躍氣氛。
她也的確是對剛才彭向明指導演員表演時的那種表演風格很好奇。
彭向明就一邊吃飯,一邊笑著跟她說起“無厘頭”的誇張式喜劇表演,說“正常裡的癲狂”,和“無厘頭背後的正常”,當然,說著說著,就變成“每一個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背後,一定是悲劇的內核”。
柳米明顯聽得很認真。
每次到了這種時候,她看向彭向明的目光,就明顯帶了些迷戀了。
早些年喜歡他,純粹就是喜歡這近乎無敵的顏值,和他身上那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雄性氣勢,甚至後來他火了之後,對他的所謂音樂才華,柳米也有點無感,還是更喜歡他的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