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黃裙小姑娘寫詩時最早擱筆,說明她詩作最快,論詩後也是她詩作第一,如今說是撫琴,卻也是她第一個彈。
王怡真本來以為這撫琴該跟論詩一樣無聊,卻沒有想到小姑娘們還彈的挺好聽的,叮叮當當的誰都能來段,王怡真雖然聽不出技巧技法什麼的來,但當個小曲聽著,不錯,要不是條件不允許,真心想啃著雞腿喝著小酒再跟著哼哼兩聲,比起鎮上那些隻會唱一呀摸二呀摸的賣唱女子們,來得水平高多了。
王怡真正滿心歡娛的聽著,結果大家都撫過了一曲,就輪到她。
“我?我不會啊?”
鄉下廟裡,又不教琴。
貴女詩會,她總不能要求給個木魚,她好念經吧?
“王姐姐……還是這般謙虛。”黃裙的小姑娘笑著說,不過臉色已經有點僵了,看得出,王怡真這麼不給麵子,已經開始惹怒她了。
可是王怡真是真的不會。
為什麼對方就不相信呢?
難道因為她親娘是第一才女,她就天生該能把這些才藝無師自通?就算遺傳也不是這麼個遺傳法的啊。
13年前,王怡真被慧心女尼抱到了青州圓覺寺,當時年僅三歲。
本來就體弱多病的小姑娘,以前被親娘好醫好藥的養著,還時不時報個病急呢,來到這種鄉下地方,還是過著尼姑一般的樸素生活,很快就病重將死。
慧心女尼哭著在佛前不知道求了多久,許了些什麼,最後佛祖表示可以給個機會,於是三歲的王怡真魂歸地府, 18歲事事不如意的體育生王怡真從現代魂穿了過來。
所以說做人還是要多做善事的。王怡真表示她能得到再一次的生命一定不是因為同名,而是她推開差點被車撞的一個小女孩,得的善果,哪怕這場車禍她一命換一命,至少就結果來看,她不但救了一個小女孩,這不也還算沒有死麼。
那之後她代替王怡真活了下來,在圓覺寺受到了慧心女尼有如親娘一般的教導,內容主要為:種地、洗衣、做飯、念經。
總之她這新生的13年,真的是過的尼姑一樣的生活。
如果說原本的王怡真骨子裡可能還遺傳了娘親一點天分,等著人發掘她這顆娛樂圈新星的話,新生穿越過來的她也隻能帶著一顆體育生的心,笑著麵對這個世界了。
為什麼大家都不相信她真的什麼技藝都不會呢?
“即然王姐姐也不喜歡琴,那……我們下棋吧。”藍裙小姑娘提議道,估計隻要王怡真點頭,就馬上可以換下一個項目了。
“或者是作畫?”粉黃裙小姑娘說道。
“書法?”淡紫裙小姑娘問道。
看來這些小姑娘各有所長,都想借著詩會比一比自己擅長的項目,王怡真懷疑不管自己提出什麼才藝來,也有人能接下來。這種才藝萬千、任君選擇的感覺,使得王怡真有一種自己坐擁三千後宮,妃子們都等著自己做出指示的感覺。
“鬥舞?”
“投壺?”
“吹蕭?”
“遊湖?”
一時間眾小姑娘同看王怡真,人家興致勃勃的都要比才藝,王怡真這硬塞進來的遊湖就格外的不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