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月姨娘大約也是沒有想到王怡真讓她找海氏掏錢,下意識的喊道:“不可……”
“為什麼不可?”王怡真奇道。記下了嫡母的名下,就有一份財產,王正清隻是正常的學費和交際費用,本來就該海氏來出的,要不然,銀月將王正清記下海氏的名下,是圖的什麼叫?
“大小姐……”銀月姨娘歎了一口氣說道:“大小姐剛回來,有些事情還不知道呢。”
“什麼事?”
“是有關二小姐的事。”銀月姨娘說道:“大小姐可知道國子監夏博士?”
她不知道……
她都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早戀到這個份上了,竟然還是13歲的王元娘,自己看中了夏家的孫子。
要說起來,海氏當初剛把王正清記下名下時,對他也是不錯的,隻是後來王元娘看上了夏家的孫子夏良英。
夏良英同王正清是好朋友,兩個人同為少年天才,歲數相近,所以之前夏良英是來府上玩過幾次的,海氏為了王元娘的心思,便同夏家議親,但夏家諸多考慮,沒有這個意思,海氏也不得不放棄,想著給王元娘另尋人家,但王元娘就沒有這麼容易放棄了,於是有一次,王元娘趁著夏良英和朋友們來家中作客,動了些手腳,想著創造一個兩個人私會的場景,叫夏良英說不清楚,好訂下婚事,卻是被王正清給破壞了。
王正清不旦破壞了王元娘的計劃,還當眾拆穿了她,當然這個眾……外人也隻有夏良英一個人,以夏良英的為人,不會往外說,特意敗壞王元娘的名聲,但這樣一來,夏王兩家彆說婚事,以前海氏至少能同夏家夫人做為相識之人走動,碰上了打個招呼什麼的,如今連這樣的來往都不可能有了,但王正清憑借著這件事,在夏家人的心裡得了一個公正不循私的好名聲,夏博士在一眾學子中也對這個學生另眼相看,但說起來,其實這件事,確確實實是王正清踩著妹妹的名聲給自己鋪了路,所以在那之後,海氏對於這個名義上的嫡子,也沒有什麼好臉色了。
“夏家……夏老爺子雖然在國子監做博士,但是夏家的大老爺卻是在刑部任職,我當初想著得了夏家人的歡心,以後少爺的路會平坦些,要是再多一個公正的名聲,考入刑部更能輕鬆一些,因此……”這些年來銀月姨娘一直同王正清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大約那時候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求到海氏的頭上吧?“因此事到如今隻有來求大小姐了,卻沒有想到大小姐這邊……”銀月剛剛才知道王怡真這裡一副肖婉兒的畫作都沒有拿到,要是這樣的話,那麼極可能王正清在國子監的生活也要告以段落了。
“……行吧,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姨娘不如先回去,我去找母親說一說吧。”王怡真說道。
其實她完全可以不管王正清,這位便宜弟弟即不是自小養大的,沒有交情也不親近,脾氣暴對她還凶,可是特彆是如果王正清冷落她疏遠她也好說些,偏偏這小少年性子彆扭,即想親近她,又恨她多年不管他,沒事就老往她這裡跑,還成天摔她的東西,想要王怡真愛她,又不肯放低身段來討好。如果說鄉裡的弟妹就如同滿院子亂竄的二哈,天然的同王怡真有親近感,那麼王正清這弟弟則是高冷的黑貓,心裡愛你也非得撓你一爪子才罷休,搞得王怡真實在無法對自己這位血緣相通的親弟弟置之不理。
不行就先找海氏借些錢墊上,昨天回來聽海氏的意思已經給王元娘相看了彆的人家,看元娘的意思倒也沒有不同意,說不定上次的事情已經算是過了呢?當然,王怡真心裡也清楚,海氏的錢不會白給的,交換條件一定是讓她抄下她想要的肖婉兒遺物中的書籍,所以這錢必定也是極不好借到的。
但這已經是現在王怡真能想到的最穩妥的辦法了。她明明才17歲,就已經深深感受到中年人的壓力了,哪哪都要錢,還死要錢,大家商量好了似的,一開口就是一千兩,她本來回京就是為了弄錢,還想著借伯爵府好好的打個秋風,現在倒好,連京裡的親戚都得她來貼錢?
這樣一想,說不定她儘快的嫁出去也是個好辦法?早知道當初江夏侯府來提親的時候她就不要拒絕了,一抬小轎抬進了門,她也有得是辦法治得周複興服服貼貼的,說不定她現在就收集到足夠的錢可以跑路了呢。
王怡真打發走了解銀月姨娘,這次真的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江夏侯那邊的婚事,雖然說有些招數用得多了就有些老了,可是為了這兩千兩銀子,她還是可以再用一用的,但問題是這次又親自下場打了周複興一次,王怡真在考慮她主動送上門去做妾,周家接納她的可能性。
正想著,紅英從外麵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