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不存在的庵堂(1 / 2)

() 總之先不提王正清那邊,王怡真早就想過肖婉兒的遺物不可能輕易找到,但最後也還是問了出來。“肖婉兒的東西,你們到底都運到了哪裡?”

之前付衛東也說過,是運到了一間尼姑庵,那麼就應該是真的有這麼個地方,從這裡開始查起,未嘗不可。

“就是送到了約定的尼姑庵啊。我們按著地址送到了她女兒那裡,但並沒有見到她的女兒,那裡是一座幾近荒敗無四下裡無人的尼姑庵,甚至看起來也不像有人的樣子。我們將車子放在了那裡,在一邊休息,自有那家的管事進庵,後來他出來便說可以離開了,我們也就走了。。”

王怡真忍下了幾乎衝口而出“你們送錯了地方”的吼聲。

若說這車書是她落腳圓覺寺半年之後才出發的,那她當時已經穿越而來有了記憶,圓覺寺雖然是庵,倒不知道為什麼,建的時候卻起名為寺,也可能是以前是個寺?後來被尼姑占領改成了庵?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庵堂再破爛,還是有人住的,13年前那些老尼也都沒有那麼老,庵也沒有那麼舊,有人時時打掃,至少清潔衛生方麵很過關。你可以說她破損,但絕不該稱為荒敗,相反,寺外老尼們開墾的一片菜地那可是勃然生機呢,也就是說,這車書果然是沒有送到圓覺寺的。

“那你們到底送到了哪裡?庵名總有吧。若是再讓你去找,你可能找到?”王怡真問道。

“庵名?似乎是被稱之文殊庵,當時也沒有多想,那牌匾也破壞的看不分明,掃了一眼似乎就是這個名字,但若你現在再讓我找,我一定是找不到這庵的。”付衛東理直氣壯的說道。

就算是自家師傅,王怡真也常常有打死對方的衝動,但衝動之後卻也反應了過來:“不存在了?”

要知道,付衛東的認路能力還是很可以的。好說是一寨之主,誰家的山寨不是建在山中呢,魯地東平縣一帶,山水相間,不光是山路難尋,還有水路間雜,婉轉的九曲十八彎的寨子所在,跟抗日根據地有的一拚,這一世不知道是不是曾有梁山聚義,但王怡真也知道那裡就是前世四大名著中水滸好漢們紮營之處,沒有老鄉帶路就算是官兵也無法輕易找到,付衛東能在這樣的地方建寨紮營,其認路的本事勝過普通人,走過一次的路不可能會沒有印象,就算事隔10年印象淡了,王怡真若要他找,他也該儘力找找,不會推托。他會這麼理直氣壯的說找不到,那就一定是找不到的,不是忘了路,那就隻可能是已經沒有這麼一個地方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