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換房(1 / 2)

才女成長策略最新章節!

“所以這場火,若是能將丫環一起燒死,查不出來也就罷了,若是丫環沒有死,查了出來,就看屎盆子能扣在誰頭上了,像太子妃之前說的,蠟燭都是大房留下的慣例,隻怕你一開始當真以為這是李杏杏做的吧。”王怡真冷笑道:“若不能扣她頭上,就扔給大房姐弟兩個,反正來來回回跑不出李家,誰讓有李家嫡出專用的紋紙打底呢,你那時隻怕並沒有想到,李大少爺也是嫡出吧,太子妃你拿著大房使用蠟燭的舊例來講,是因為當時你並沒有想到犯事的會是自己的弟弟,如果那時候你知道,你一定不會拿出蠟燭來說事,而會繼續瞞下去,寧可讓太子擔著點懷疑,因為太子殿下除了可兒一案中有提親嫌疑之外,並不符合其它條件,跟永明縣主之死更是半點關係扯不上,可惜了,其實正是那蠟燭,讓我判定凶手必定與你有關,甚至我當時還懷疑過你,因為我敢肯定,那些粉蠟燭或許是大房舊例,但那紅蠟燭一定不是,太子妃高高在上慣了,大約並沒有聞過下等的香粉吧,那些香粉氣味刺鼻到能夠直接讓人靈魂離體,如果說宣容齋出產這樣的熏香蠟燭,隻怕不用十年,十天也就關門了。”王怡真說道。

可兒一案裡,李言義形容那香味“幽香”,而永明縣主房間發現的蠟油,上麵則一股子刺鼻香氣,也不知道是什麼工藝,就跟直接把幾百朵梅花搗碎了塗在身上一樣,王怡真是見識過三教九流的人,她沒聞過“幽香”的伽藍香,可是最底層的妓子姑子的香氣,她不會忘,當初金環那事情事發之前,不少的人往她這裡來勸她下海的。

“嫡出專用的紙、懂香愛香的人,還有一點,永明縣主同李奕年的婚事,是太子妃居中說合,她是皇室中少數知道永明縣主不能聞梅花香的人,那這一點,自然也會告訴李奕年,不然愛香的弟弟第一次相親染一身梅花香氣,你說這婚事可不得黃了麼?所以你說說看,還有什麼人比他更符合凶手的條件?我一開始沒有想到他,是因為不熟,也是因為他存在感實在太弱,可是太子妃也沒有想到李大少爺,不幫他瞞著,就不應該了吧,他不是你唯一的弟弟嗎?是不是太子妃也沒有注意到他在裡麵的存在?講真話,嫡出做到這份上,存在感還不奕城來得高呢,有點可憐。”

王怡真說道。

不過最後這段話倒不是奚落李奕年,李奕年這人,存在感真的很薄弱,全場但凡隨便有個貴公子往他身邊一站,好像就看不到他了,彆說李奕城這種鬨騰的全場矚目的人了,周複興都比他惹眼,這種小透明的屬性也不知道他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

太子妃沒有講話。

李奕年已經滿臉絕望了。“不是……不是我啊……你們信我,真不是我。”可是他自己也說不出來,如果不是他,又會是誰?

安眠粉藥、熏香蠟燭、曉妝的孩子,就像王怡真說的,三個案子,以粉藥為線,連環相扣,其它人最多就符合一兩個條件,隻有他符合全部條件。王怡真說的太過於合情合理,劇情流暢、細節豐富、內容完善,有一種讓人聽書一般的暢快感,最重要這一段書一氣嗬成,沒有停頓,還極富傳奇。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切隻是來自於她沒有證據的空想了。

大家都是那種……不管彆人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心態,終究看的是彆人家的熱鬨。

唯一還能保持點正常節奏,沒有被王怡真帶著跑的,大約就是太子妃了。她艱難的開口道:“不是……不是他,曉妝的屍體……”

“你想說曉妝的屍體隻有那四個有過獨立行動的人可以藏?”王怡真笑道:“其實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理論上,有時間和有辦法藏屍的,隻有那四個人。”

曉妝藏已案裡,殺人不難,難的是殺完之後移動屍體到李奕城房間中。凶手想做到,必須有完全沒有外人在場的時間段。

但是傅衛東根本就是個醬油黨,另三個人兩兩為證,那個年輕侍衛倒可以替主子殺人,不過也僅隻可能。而且他還是太年輕,剛剛被審了兩句,死神麵前擦了個肩,就慌的不知所措,話都說不利索了,這樣的人要求他殺完了人無事一般,這演技要求太難了些,而且他若真有這樣的演技,剛剛也不會發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