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事那能在李家做個小管事,也是多少年的妖怪成了精。
王怡真抓著他在手裡,什麼二房的隱秘都不問,先問這侍衛,可見得這侍衛身上的怪事,王怡真也多少看了些出來。
因此李管事並不需要王怡真再問些什麼,便一五一十將這侍衛的事都主動說了。
“王大小姐若問此人,小的知道的也不多,還是讓小的從頭說起吧。小的姓李,名叫李寶銀,乃是宋國公李府的家生子,一家老小都在府上聽差,小人的父親在皇後娘娘未嫁時,就曾經為她管著鋪子,小人的兄長,也在那鋪子中做事,大約是10多年前,小人的兄長意外過世了,隻留下一個女兒,沒有兒子,所以父母便作主小人的二兒子李勇十過繼給了兄長,前幾年父母年齡大了,想要養老,宋國公府便放了我們一家的奴籍,本來該是我們全家都離府,可是小的這麼多年做府裡的管事,雖然也給家中存下了幾畝田產,但離了國公府,小的也不會做彆的事啊,更何況小人一家忠心,也還算是好用,所以當時便報了主子,讓小人的父母帶了兄長一房出府,小的同長子還留在國公府裡。大約是半年前,太子府招侍衛,您也知道,侍衛這個差事,首先要是良民,奴籍不行,但是又得信得過,不知根底的人也不行。因此有些經驗的人便都知道,太子妃多半會從自家放過籍的舊仆中挑選些人,宋國公府好些舊仆都通過門路找上了二房,小的也一樣托了門路,讓二兒子也一同參加了選撥,卻沒想到有一天,太子府中當初陪著太子妃外嫁的一個婆子找到了小人的老婆。她……她對小人的老婆說,小人的兒子本來不是十分合適的侍衛人選,但若是……若是小人做成了一件事,那小人的兒子也可以一起入選。”
李管事一邊說著,一邊看向那侍衛,那侍衛的也莫名其妙的看他。
李管事才繼續說道:“那婆子給我一個地址,我按著地址找去,那家住了一個寡婦和她的孩子們,母子們相依為命,在京中全沒有任何的親戚,我就編了條似是而非的親戚線,接近那兩個人,又幾次三番的去同他家來往,那婦人看我們並不是壞人,也不圖他家什麼,便隻當真的是親戚找了來,那之後,小人便又說了太子府招侍衛的事情,還承諾一應事項隻包在我身上,他家的兒子一定能入選,替他家小子同我兒子一起報了名,果然,之後太選侍衛的事情很順利,兩個人不但順利入選,而且一進府,做的最是跟在太子身邊護衛這樣的好差事,不用巡夜看門,工資高身份高,說起來這都是因為太子妃看中娘家人的關係,不過宋國公府放過奴籍的舊仆之人同樣入選的不少,但能一下子拿到這好差事的,除了特彆有些本事的,也就隻有這兩個孩子,所以其實我心裡知道,我兒是托了吳平安這孩子的福啊,太子妃身邊的婆子親自找來,要選這孩子入侍衛隊,那就是太子妃看重這孩子啊。我便知道這孩子一定不是普通人,可是我也知道不該打聽的事情不要打聽,因此過後隻對他們母子更是關心照顧,也讓小十多跟著他,一定會得太子妃的格外看重,卻沒想到……”沒想到太子妃確實看重他,卻為了保他,要舍掉自己的親娃。“但對於這孩子的身份,我是真的不知道。”李管家最終下結論道。
“叔……這……這是真的嗎?你不是我家的親戚?是太子妃叫你來找我和母親?可是……可是我家同太子妃又能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叫吳平安的侍衛吃驚的瞪大了眼睛,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看他的神情,好像太子妃會關注他這件事,也讓他挺吃驚的?那就是說,太子妃對他格外看重之事,他也不知情了?
那太子妃又看重了他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