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涼州虞家(2 / 2)

龐夫人說完,丹陽郡主也小聲解釋道:“當年涼州有戰事,我隨父王多年在那裡,涼州本來沒有虞家,後來他家子弟來京中經商,被你母親看中,贈了他家兩本書。”

“等會兒?這不對吧?不是說一個人隻能一本嗎?”王怡真問道。銀月姨娘可是言之鑿鑿,這是肖婉兒自己定的規矩,也沒聽說她破過例啊。

丹陽郡主翻著白眼道:“都說了是虞家子弟,你母親贈書的對象,是一對堂兄弟。這兩個人一個叫虞行舟,一個叫虞望鄉,拿到的兩本書,一本叫《奇技淫巧》詳解天下能工巧技,一本叫《花朝記事》錄遍香料香方,兄弟兩個本來就是聰明絕頂的人,回去涼州後沒有幾年,便成了工匠大師、虞家也在涼州紮下了腳,從此巧器同胭脂兩項,再無人能出涼州虞家之右。”

王怡真這次是真的忍不住了,同傅衛東對了一眼,雖然馬上就將眼神移開了,不過內心的驚濤駭浪是騙不了人的,先不管親娘這些亂七八糟的個人感情,光是《奇技淫巧》這本書,肖婉兒並沒有送出去啊?否則傅衛東那書又是哪裡來的呢?

而那本叫《花朝記事》的書,又正巧是講胭脂香方的?怎麼聽起來同小五得著的那本,極為相似?

這邊丹陽郡主跟肖婉兒說著話,那邊幾個主審已經再次確認了進貨單,念園第一批十二花神令,是在十年前開始進貨,正好是宣容齋初建之時,也當主打商品賣了一段時間,不過後來大房失事,這十二花神令氣味又不佳,最後一批十二花神令,大約是7年前進的貨,那之後李蘭蘭母親身故,家裡沒有人喜歡用了,十二花神令也就不再進貨了。

紅裳丫環也已經辨認過了,餘下的10支十二花神令,跟她見過的那支差不多,也就是說,就算李奕年是找人製了仿品,這仿品也同真品有一樣的效果,李奕年想定製,除非是人去到涼州。

當然,其實還有更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找證據證明,李奕年早知道庫房中存放的是第一順序的十二花神就是梅花香,曉妝取蠟燭是早有預謀,可是先不說這種證據有沒有,能不能證明,就算真的證明了李奕年知道,那又如何呢?

彆忘記,永明縣主是不能聞的是梅花香粉,而不是單純不能聞梅花香。

李奕年長年用宣容齋的香味,宣容齋出品的高級香,都是淡香,不求它香飄十裡,隻求餘韻繞梁足矣,京中高檔的梅香,對永明縣主並不起作用,否則永明的小夥伴那麼多,怎麼可能讓人人都不擦梅香?

為此,三法司還特意的燃了一支十二花神令,眾人當眾聞過了,也不能不承認,這香味確實劣質,量大味足十分的實惠,若是在諾大一個園子裡,風一吹四散開來,倒也罷了,若是在屋中,實在嗆鼻。

李奕年若找人特製蠟燭,那麼必然是存心害永明縣主。

可是若是拿來早存了多年的蠟燭來用,那就不能說他有心害人了。

因此除非有新的證據,能證明李奕年在彆處入手過梅花神蠟燭,否則,永明縣主之死,就是曉妝一人所為,而凶手,已經身死。不過在場明眼人都心裡清楚,丹陽郡主隻怕拿不出這樣的證據。

丹陽郡主沒有想到,這麼機關算儘,還是讓李奕年逃過了殺人的罪名,不由得法叫了一聲。王怡還當她會暈倒呢,急忙去扶時,丹陽郡主卻掐著自己,勉強還醒著。

龐夫人得意的笑聲一時間聲傳四院,太子妃雖然沒有說話,不過也是麵帶笑容。

王怡真屯時就覺得這兩個人太欠揍了,有心想安慰丹陽郡主,對方卻也臉上帶著冷笑,低聲道:“你等著吧,她們會有報應的。”王怡真點點頭,看來這位也是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準備了。

三法司三位主審,也俱都心中有數了,雖然還有一些小的證據需要走走流程,但是這件案子,大致上的定案已經很明顯了,所以……就先吃飯吧。

誰讓審到這時候,又該午飯了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