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關注燕王選妃了?選的是誰?”王怡真問道。前兩天不就是她進宮之後嗎?那時候龐夫人還同丹陽郡主相爭,給李杏杏求嫁呢,啟聖帝說交給了太子妃,那太子妃最後選了誰?
“就是夏家的女兒。”海氏道:“聽說等著太子的生辰宴上,就要賜婚呢,這一來,夏家老爺也得升升位置了,夏家水漲船高,就算是個庶子,也是聯姻的好對象,便就看不上我的女兒了。”海氏想起來就有點不忿。
“……”王怡真倒覺得,夏家從來沒有看上過王元娘,之所以靠近王元娘,說起來是想搭上她,借著聯姻的名號,從她這裡討幾本肖婉兒的書吧。王怡真始終不鬆口,夏家便當沒有發生過這件事,隻是沒有看出來,夏家竟然入了太子妃的法眼,那之前,夏家可是連同燕王同住憶園的資格都沒有呢,莫不是這次三法司會審,夏家在裡麵幫了忙?
如果說之前王怡真還隻是顧著李蘭蘭的麵子,認下了大房這婚約,那此時她就是再不肯改口的了,也不知道啟聖帝到底是個什麼想法?如果真看中了她,那兩家未定實約,直接說要納她就是了,這是個什麼神操作,找了好幾家聽話的給她挑?莫非他不是不敢奪臣妻,隻是不好去奪妻子娘家侄子的妻子?那王怡真隻怕今後在京城,都抱牢李奕城的大腿了。
不過……難得啟聖帝都挑好了人選,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王怡真找銀月姨娘寫好了這三家婚嫁的八卦信息,一轉頭,親自給丹陽郡主送了過去,正好李蘭蘭也在她那府上,那就連著當初李如海送鏢被害的事情一起告訴她了。丹陽郡主看過了那幾家的資料,直接給扔了,她曾想讓李蘭蘭嫁給燕王,如今看來太子妃是絕不許的了,可是李蘭蘭的婚事,也早晚要解決。除了燕王年紀尚幼之外,其它幾位皇子,隻有齊王還沒有王妃了,丹陽郡主的意思,反正她做為啟聖帝最寵的堂妹,連靖安郡主的母親,壽陽公主這樣的親妹妹,都要排在她後麵,誰娶了丹陽義女,誰就是相當於得到了丹陽郡主的支持,所以齊王也不是不能爭取的。
凡陽郡主想要用李蘭蘭當捅死二房的刀,那首先就要將她捧高,還要同燕王打擂台,所以在婚事上,她是寸步不讓的,就算不是皇室,也得是實權人家,而且萬萬不能是那種老實聽話的性子,因為這樣的人,實在沒什麼戰鬥力。
“你上點心吧。”丹陽郡主罵王怡真道:“燕王不是很欣賞你的畫,一直想邀請你去參加畫宴嗎?你就不能多畫幾幅,將蘭蘭也一同帶去,現在趁著聖上還沒有賜婚,你們也把小姑娘家爭夫的手段拿出來,遊湖失足被救偶遇酒醉亂性什麼的,都給我上啊。就算是燕王那邊太子妃看得緊,但齊王擅文啊,你去寫點詩去,學著你母親,住繡樓邀文人投詩,齊王好詩文,一定上鉤,等他來了,直接拿下捆好,生米煮成了熟飯,還省了我的事情。”
彆說李蘭蘭聽了一臉的蒼白,王怡真都覺得有點過了。還拿下捆好?這是成親還是成仇?這是勾引還是打架?
更何況皇子身份特殊,就算是有了肌膚之親,會就這樣乖乖的娶嗎?李蘭蘭說是丹陽的義女,但是丹陽本身仗的是啟聖帝的寵愛,她是不可能公然去向皇子站隊的,丹陽的夫婿倒是在十六衛中,任右驍衛大將軍,同樣是皇帝心腹。可是他們夫妻感情並不好,以前太子妃看重永明,好歹那是人家的親女兒,如今丹陽隨手認的一個義女,也要人家出人出力?怎麼可能?
最後還是李蘭蘭給她出主意。
李蘭蘭將之前那三家的資料又撿了回來,問道:“宋國公府是太子一係。但魯國公府、順義伯府同戶部尚書可有站隊?若是這三家中,有誰跟隨著幾位王爺,得著了重用,倒比齊王燕王要來得好了。”
丹陽郡主想了想,大喜啊,這個確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