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都去哪兒?(1 / 2)

() 當然,王怡真想的也沒錯,她現在缺錢,不僅僅是為了查父母之死,也確實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嫁妝。

宋國公府的產業,就算分了,李蘭蘭也是不能動用的,因為那是李家的產業,你可以經營不好,但不能賣了換錢,因為理論上,那都是李奕城的資產,是李家分給子嗣的。李蘭蘭的嫁妝,自有公中出的一部分,但主要的,還是其母留給她的私產。

而李蘭蘭母親,其實也留下了不少的產業,但有個問題,多數不在京中。

忠信侯原來的駐地,是在冀州,後來臨時決定將姑娘嫁進京來,忠信侯那邊才買了一鋪子和幾個莊子,隻是大房姐弟年輕又沒有經驗,這些年鋪子緣古閣掙不出錢來,還扯上了人命,田莊沒有合適的人選管著,早就荒蕪。

然而就算是鋪子扯上了人命、莊子荒蕪,可是好歹也是一份產業,如今李蘭蘭要嫁人了,這兩份都是能頂門麵的嫁妝,她若是為了銀子連這兩樣都賣掉,那就真的沒有嫁妝呢。這世道,彆管你是公爵家姑娘還是伯爵家姑娘,沒有嫁妝,一樣要變成不受人待見的姑娘。

之前突然向王怡真求婚的三家,王怡真也沒經過人家同意,就轉手給了李蘭蘭,李蘭蘭挑中了戶部尚書那一家,丹陽郡主就去霸氣提親了,對方連拒絕的空間都沒有,賜婚的事情就直接給捅到了皇帝麵前。李蘭蘭當時挑的時候講的好,是因為戶部尚書家,親近楚王,楚王觀政六部,是太子之外最出色的儲君人選,但其實李蘭蘭也沒有瞞王怡真,她挑中這家,是因為另外兩家都是勳貴,勳貴娶親,是一定要挑理兒媳婦的嫁妝的,嫁妝少了,就跟親家看不起自己一樣,妯娌之間也要比,誰嫁妝少了誰尷尬,三家中唯有戶部尚書是文官,文官出身,至少不敢將嫁妝多少拿在嘴麵上炫耀。

李蘭蘭自從打算好了要同二房分家,就已經明白了自己有多麼窮,可是到了臨要嫁人的時候,連著體麵的一份嫁妝也湊不齊,這個就尷尬了。最尷尬的是女方除了嫁妝之外,還要量屋置辦家具,丹陽郡主這個義母不管她,這還是喜服喜被什麼的早有準備,要不然花錢找人來做,又是一筆支出,李蘭蘭越是手上沒有錢,用錢的地方就越多,現在窮的喲……

“所以……我想著將念園賣給了你吧,還是四千兩如何?”李蘭蘭計算道:“念園冬暖夏涼,四季風景,又有溫泉,你和奕城結婚後就可以搬到那裡去住,那裡能安置50多人,你將二房的下人攆了,你那些老鄉正好入住,念園離東郊近,還有一座寂照庵,你那庵中的尼師們,安置在那裡也方便,最主要是那本來就是父母留著給我和奕城的,你買下來也算是沒有外落。”

王怡真不想說話……你都說是準婆婆留的了,那還真的該是像李奕城說的那樣,送我們算了啊。

買下念園的好處。王怡真鄉裡不管是來50人還是100人,其實隻要往青雲武館這邊的貧民窯租房,200兩就足夠安置了,4千兩買個念園跑馬半天才到,結果還是幫李奕城買的……這其實任誰也能聽得出來李蘭蘭是在算計她呢,王怡真看著李蘭蘭臉色通紅的幫她算著,頭都不敢抬,歎了口氣說道:“你就直說吧,你需要多少錢。”大不了借給她。

李蘭蘭這性格,要不是窮逼到份上,大約也不會說這樣的話吧。而且對方是真心的想留下念園,不肯讓外人占去了,又沒有彆的東西可賣。

李蘭蘭頓了一下,眼眶一下子紅了。“至少也要3千兩,宮裡的賢妃一向喜歡古畫,她當年同姑母還算要好,是姑母提拔了她到妃位,算是有些香火緣,我若想常進宮,她的路子最好走,可是古畫卻是難尋,低於3千兩的,我怕是假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