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說起了李皇後,太子也加了幾句,李蘭蘭就立刻跟進道:“我記得,姑母身邊有一個小宮女,叫做呂新橋的,我年幼時,她常陪我玩耍,我都叫她呂姐姐。”
啟聖帝愣了一下,才說道:“你說的是呂才人?”啟聖帝一向是冷著臉對任何人,不過其實說起話來,不聽語氣隻看內容,還算是和藹。
李蘭蘭就笑著說道:“是她,當初我進宮時,最喜歡在朝陽宮中那顆最大的桂花樹的秋千上擺蕩,都是她推著我玩,我記得姑母總是坐在一邊看著我,還常叫她慢一些,有時候我笑的太過份,姑母便讓她停下,怕我岔了氣。”
聖啟帝點頭道:“那其實是皇後最喜歡的秋千,可是她總說自己母儀天下,不能那樣玩樂,所以最喜歡看著你玩。”
李蘭蘭便點頭道:“我這些年,有時候想起姑母,便會想起她,如今姑母不在了,我能去看看呂才人麼?”
啟聖帝同意了。
太子妃的臉色一僵。雖然太子早同她說過了,李蘭蘭身份合適,更能同呂才人搭上話,可是太子妃聽她說話還是心裡難受。
當初李皇後雖然說同兩位嫡出兄弟都相處的不錯,但總歸李如海是兄長,當妹妹的一向對哥哥更喜歡些,而且李皇後生母是先夫人的陪嫁丫環,她能做嫡女,也是記在先夫人名下,最重要是李如海那時候還活著,是世子。
李皇後,對大房總比對二房更好,當初常召李蘭蘭進宮和太子一處玩,李蘭蘭對後宮的熟悉,太子妃都比不上她,那時候,人人都明白,李蘭蘭是要做太子妃的。
後來李如海死了,大房垮了,李皇後突然給李蘭蘭定了紀家,反而將二房的長女,定為太子妃。對外說是因為太子妃年歲同太子相當,隻小太子一歲,但太子比李蘭蘭大四歲,這個歲數差距,挺正常的。人人以為是李家大房死了當家人,失寵了,可是李皇後反而對李蘭蘭更好了,隻不過之後不久李皇後和長房韓夫人相繼離世,李蘭蘭才這樣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裡。
如今李蘭蘭突然開口,對曾經朝陽宮中的人事物如數家珍,怎麼能不引起啟聖帝的注意,又怎麼能讓太子妃不生氣?
不過,太子被人所害。
東宮這邊一點線索都沒有,梅妃那邊的印章丟了,也聯係不到人。宮裡其它的關係要麼不方便動用,要麼就是無足輕重,呂才人那邊倒是唯一的線索了。
太子妃也笑道:“蘭蘭也是早年喪母的,想來對那樣自小照顧自己的長輩心存感激,有濡慕之情吧。”
她就差說李蘭蘭把呂才人這奴婢出身的妾室當母親看,想認個義母了,如果不是還有個丹陽郡主在前麵攔著,太子妃隻怕真的會這麼建議。
李蘭蘭冷笑著,告退了,李奕城馬上表示護送姐姐,王怡真也就順勢一起,去興慶宮。
記住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