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李皇後拖了幾年,還是死了,不過好在她死前也早有了準備,將李蘭蘭訂給了紀家,將李家二房嫡女訂給了太子,將心腹人都安排妥當,交到了太子的手上,她死前,還算安心。
那之後,大家的生活都很平靜了,呂才人這邊,沒有人強迫她爭寵,也沒有人安排她新的工作了,並且她連固定的彙報工作也停掉了,每天在後宮過著吃喝活樂的日子,很舒服啊。。
直到終於有一天,宮裡開始傳新的八卦,說是京中出了一個全家被滅門縱火的大案,牽扯上了宋國公府李家。當初宮妃們大多是李皇後挑來爭寵的,可是李皇後死的久了,大家也得得看她家的笑話,呂才人一開始也高高興興的聽故事,可是當聽說了火災發生在東二巷的時候,她就笑不下去了。
當初李皇後將她全家人並大牛抓了起來,後來說是放了,呂才人便隻當是家人都回了家,她家的父親,就在東二巷一家店裡當帳房,那被燒的店是哪一家啊?之後呂才人花費了自己存了數年的那一點錢財,一直在打聽那店,隱隱聽說是濟寧伯府的店,才鬆了口氣,可是她久不曾聽到外麵的消息了,這一打聽,還打聽到了消息,便使得她瘋狂的想知道,自己的家人怎麼樣了?
父親的老寒腿好了沒?母親還會因為繡花太久眼睛疼嗎?兄長結婚生娃沒?妹妹嫁人沒?還有那個說要等她一輩子的大牛哥如何了?若真等著她,她卻再不能出宮,豈不是害了人家?可是若沒有等她……想想也挺傷心的。糾結啊,可是越糾結,越想要個答案。
呂才人驚覺到,她這些年隻在宮裡,沒有門路沒有消息,她即不知道家人的情況,家人也不知道她的情況,她該想辦法跟家人聯係才對啊?她之前的人生,被李皇後壓的死死的,動不動就拿家人威脅,她是聽話怕死的習慣了,她又不得寵,還宅,這十年來過著於以往沒有什麼區彆的日子,以致於李皇後死了十年了,她都不敢起什麼小心思。
可是那天聽宮人們講李皇後的閒話,還看李家笑話,最低級的宮女,也敢拿李家當玩笑來看,她才猛然認識到,是的啊,李皇後都死了十年了,李家已經開始沒落了啊。
這心思一活動,她就再也閒不住了。
宮裡也有采買的管事、有來往的太醫,也有守門的侍衛,皇宮再嚴也有人進出,隻要肯花錢,還是能打聽到一點情況的。
呂才人不是想報複李家,她就是想知道自己家人過得好不好。然而呂才人這段時間打聽來打聽去,發現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家人。父親不在以前供職的店中,家人也不在曾經的家裡,附近鄰居說,有一天,一家人突然就不見了,那之後,再也沒有回來。呂才人算了算時間,我cao可不就是李皇後抓人的那段時間嗎?當時她就是個小宮女,李皇後說抓了,還有家人的物品做信物,她便信了,李皇後又說放了,她也隻能信,堂堂個皇後還能騙她不成?
這些年,她一直都有一種,家人在李皇後的掌握下,我得乖我得聽話的感覺。隻要夠乖,家人就能平安。
但如今她突然有一個想法,她的家人,真的平安嗎?如果當時李家就沒有放人,就直接殺了呢?
呂才人被自己的想象力折磨到發瘋,但她越想越覺得,這不是很有可能的嗎?李皇後殺過的人很少嘛?彆的人不說,紀氏的死,一定是李後下得手,更何況是她的家人那樣的小老百姓。而她就越來越想知道家人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算真死了,至少她也能得個死訊吧?
呂才人再有錢,也隻能托那些出入宮的人打聽下家人的消息,要想讓人家尋人,還是尋找失蹤了、甚至是死了十多年的人,就不太可能了。那她隻能從李皇後那邊下手。可是李後當年的舊人,都被太子帶出府了,這些人脈都在太子妃的手上,她接觸不到。
偶爾有一次見了太子妃,對方也是高高在上的模樣,呂才人說了一句李拜托李家查找家人,對方更是一幅不明所已的表情,用那種“你的家人同我有什麼關係?”的表情,用那種“你個爬床賤人”的眼神看著呂才人。讓呂才人明白了,她這個自認為的皇後心腹,甚至沒有被皇後在死前移交給太子。她是人家手裡拉線的風箏,收線的時候想了想,不怎麼重要,就直接給她放生了啊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