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莫夫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李蘭蘭才收回了視線。
“我自作主張,你不會怪我吧?”李蘭蘭問王怡真。
“你做的對。”王怡真搖了搖頭:“就算你不說,我也要去的,那鏢物不僅是你父親的死因,還同我娘有關。何況莫氏的話大體可信,但不可全信。”王怡真感歎道:“到底是沒有證據,最終還是要我們自己查。”
她終於明白以前自己腦洞那麼正確的時候,怎麼大家還老找她要證據了。
今天她聽過了莫夫人一翻腦洞,而且還得忍著不能當麵拆穿這腦洞錯誤的時候,才明白實證是多麼的重要。
莫夫人猜到了李皇後手上有混毒,卻猜錯了紀鬆凝之死的幕後主使者,她說的話,大約可信,因為同呂才人的講述對照,人物時間都大差不多,可是為了拉李蘭蘭同王怡真一起對付太子妃,莫氏字字句句裡都指稱李皇後是殺死肖婉兒和大房夫妻的真凶,這一點王怡真就不太認同了。
李皇後便是要殺肖婉兒,殺也就殺了,可是長房夫妻到底是娘家人,得是多大的怨恨,連親兄長嫂子都不放過,王怡真有點不信。除非能夠查到當年李皇後讓李如海護送的那東西,真的足夠李皇後殺死所有的知情人滅口,否則要說李皇後殺兄,僅憑著莫氏猜測,很難說得通。
然而要找這樣的實證,隻怕跟找肖婉兒的遺物難度差不多了。
李如海死時那些山賊,十年前官府出麵都沒抓回來,如今還要去哪裡找?又不是每個人證都跟傅衛東似的,自己送上門來。而且就算是真找到了相關人證,誰知道是頭領還是嘍囉?有沒有見過那護送之物?便是見過了,認不認得是什麼稀罕物件?便是認得了,誰知道是用來證明什麼的?想想都覺得是個千古謎題。
不過既然東西是要護送到虞家,那麼虞家總該知道是什麼物件吧?也可能他們也並不知曉,但至少這已經是現在,唯一能查找的線索了。
因此李蘭蘭對莫氏提的條件就是,就是讓莫氏帶王怡真一起去涼州,引薦給虞家。
如果將這件事托給莫氏去查,以兩個人對莫氏的了解,隻怕她十有八九就算查不出線索來,也會弄出些假證據,力圖取信與兩人。想托給丹陽郡主就更不可能了,以那位的脾氣,估計是進了虞家的門就要直接滅門的,引薦什麼的,絕對是想多了。
本來這件事,李蘭蘭出麵探聽是最好,李家當年是局中人,還算是虞家的上峰,李皇後要護送的東西,虞家若知道,也絕不敢輕易告訴彆人,但李家人去問,卻有可能會說。可惜李蘭蘭之前沒想到線索遠在涼州,如今入了太子府,根本不可能再隨意外出了。
李蘭蘭在心裡突然就有點恨呂才人同莫夫人了,這些事怎麼不早對她說,若是早知道了線索在涼州,她隻說要陪義母同行,就可以離開京城。她為了線索,早早進了太子府,結果這線索卻要遠去天邊查找,這涼州之行,便隻能王怡真帶上李奕城了。
李蘭蘭覺得自己該負的責,托給了王怡真,很是對不住她,不過王怡真卻覺得也是順便。
如今她腦門上貼了兩個疑似親爹了,這件事倒真可以去涼州的時候,順便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