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真若嫁人,海氏是不會給她掏什麼錢的,所有的人都明白,她若不想丟臉,就必然要將母親遺給自己的遺物,拿出來擺顯。
“長嫂早就知道了,你若論及婚嫁,必然會將那些遺物書籍拿出來,聽說,她之前也派過人,向你家提親的……”燕王說道。
“暫個停。”王怡真也是吃了一驚。“你是說我剛進京那會了……來我家提親的一戶姓楊的要娶續弦的人家,是太子妃找的?”王怡真問道。
“要不然你以為山西同知那樣的人家,為什麼要進京求娶一個沒有見過麵的……呃……的人?”燕王比較委婉的說道。
同知雖然是從六品,就品級來看,在京中都算是鞋底子,可是在山西一方土地上,卻是實打實的實權人物,這種地方長官,又是續弦,求的不過是有人照顧家中老小,可以出門與人交際罷了,因此續弦的人家,不需要娶什麼門第高的女子,但名聲一定要好,在家裡賢惠溫柔,不製造矛盾,出門去與人交際,不落下風,因此續弦之人,這官員在當地找個小家碧玉就足夠了。
千裡迢迢跑到京城來,求娶一個從未見過麵,不知道品行,但門第算高,名聲卻差的女子。
娶回了家去,門第高會造成前妻子女受壓迫,老人還不好管新婦,名聲差也沒法出門交際,徒惹人嘲笑。
想想也是,若不是有人安排,那楊家怎麼可能跑來自找這樣的麻煩。
“也就是說,太子妃是覺得我會拿那些書來當嫁妝,因此我剛進京,她就找了人來娶我?”王怡真問道。
“是啊。”燕王問道:“難道你不知道山西知州是太子妃的外家?”山西知州姓龐,便是龐夫人母族,自然天然是太子一脈。
也就是說,山西一地,算是太子的勢力圈了。
王怡真看李蘭蘭,李蘭蘭辯解道:“我以前多乖啊,我就算打聽內宅,也隻打聽紀家的。”太子妃的外家,也就是龐夫人的父親,她若敢打聽二房的事,二房還不知道會怎麼多想呢。李蘭蘭不知道,王怡真更不可能知道了。
“我有點明白了。”王怡真著頭說道:“太子妃想要那些書,便找人娶我,我若嫁了,為了顏麵,也得將這些東西拿出來充門麵,到時候進了門,上在公公婆婆、中有丈夫小妾,下還有前妻的子女,大家一起對付我,為求活命,我也得乖乖獻出書來。怪不得啊……”王怡真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