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人都已經到了,王怡真本著不問白不問的原則,還是叫了那丫環,卻沒有想到,這丫環竟然是個十分明精細又事理的人。
那丫環進了屋,向王怡真問過了好之後,先致歉道:“大小姐,真對不住,姨母給您添了麻煩,您千萬不要在意她說的話,她隻是因為當年被從府裡趕了出來,心裡有些怨恨姨娘……,不是故意亂傳她的閒話的,我會好好看著她的,等閒她平日裡也接觸不到外人,大家也知道她神智不清,這一次若不是姨娘叫了我們來,我也不會放她見人的。”
其實王怡真一點沒懷疑過那老嬤嬤能的可能是真的,怎麼可能院門一關,兩個人一起生娃還能把孩子給調換了?再說若真有此事,銀月姨娘是瘋了才會把人送到王怡真麵前來揭露自己啊。
王怡真沒有想到,這丫環同嬤嬤是有親的,兩個人明明是一家人,竟然還公然的站了完全不同的立場。銀月姨娘倒是曾說過,出了王正清的事情之後,肖婉兒身邊的舊人,全被她找借口趕出了府,卻沒有想到,這丫環竟然還為她說話?
麵對王怡真的問題,那丫環倒是說的解釋的很明白。
“當年,正清少爺是真的被人害過的,姨娘用那香查出來房中有毒,那之後便將除她之外所有服侍過夫人的人都遷出了府,這一點,我們還是知道的,我們也不想被人冤枉,可是到底誰都查不出來誰想害少爺,那為著少爺的安全,把有嫌疑的人全清出來,自然最有效,我是夫人救回來的,夫人的恩我都沒來得及報,姨娘救了少爺,就是立了大功的,我怎麼敢責怪她。”那丫環說道。
原來這嬤嬤同當初一起去到了莊子上的另個已經過世的嬤嬤,是表姐妹兩個,過世的那個還是這丫環的婆婆,雖然說都是肖婉兒身邊的舊人,但活著的這個嬤嬤,是個廚娘,而丫環已經去世的婆婆,負責守院門,並在院中養花修草。而丫環則是肖婉兒在外麵救回來的賣身葬父的女孩子,帶回來之後,主業負責打掃衛生。所以這兩個人之所以對銀月姨娘感觀完全不同,就是因為那嬤嬤是跟著肖婉兒過慣了富貴日子的,又成日裡在廚房偷吃盜喝過的不知道多麼舒服,卻被銀月姨娘扔到了莊子裡,自然是心裡記恨,但這丫環本來就是苦出身,不論是在富貴窩還是窮莊子,都是吃不過一碗、睡不過一床、作的也是打掃的活,因此生活上並沒有什麼變化,加上她是真受了肖婉兒的大恩,對於救了肖婉兒遺孤的銀月姨娘,看法自然也不同。
但這三個人,彆說是肖婉兒的秘密了,平日裡就算是肖婉兒本人,也見得少。王怡真想從她們那裡問出肖婉兒的事來,都難,更何況還是秘不示人的寶物了,那是想也彆想了。
“大小姐,真對不住,姨娘應該也同你說了吧,我們這種身份的人,是沒法知道夫人什麼秘密的。”丫環歉意道。
“不不,沒事。”王怡真難得逮到一個說話條理還不隨便給她發任務的人,自然也願意多問兩句。
“我既然不知道我娘的事情,那麼我養母呢,你們同為丫環,她的事情,你可知道?”王怡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