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真當然是猜的。
韓菱華關心李蘭蘭,是真心實意的,之前事多,王怡真也想不起她來,如今想想,李蘭蘭之後發生了那麼多的事,韓家都不曾為她出頭,是那隻可能是人不在京裡了。
王怡真猜對了。
韓菱華無論是身量還是體能,都同王怡真差不多,她要走,王怡真也隻能是攔一攔,想像對付其它人那樣按住不讓動,是做不到的,但既然王怡真猜得對了,韓菱華倒也不掙紮了。王怡真問,她也就說。
“可不就是不在京裡了。”韓菱華歎著氣說道:“之前受蘭蘭所托,又正是袓母的周年祭日到了,我們一家便回了冀州,沒想到回來之後竟然……”
韓家的老夫人,一年前沒了。
這便是為什麼韓菱華出了孝期,也不好去彆人家做客的原因,因為身為孫女的韓菱華一年的孝期是滿了,可是她父親忠信侯還有三年的孝呢。
李蘭蘭本該在15歲的時候便嫁到紀家,但因為她也要給外祖母服五個月的孝,因此便被紀家將婚事一推再推,因此拖到了今年都已經快要17歲,竟然被紀家連婚約都給解除掉了。本來,韓家是氣憤無比,想要為她找回這個場子的,照著韓家人的主意,就直接帶著兄弟們打到紀家門上去,不過這主意真的不太好,被李蘭蘭給勸下來了。
韓家是冀州土財主出身,當年因為在冀州立有戰場、威望極高,被先皇給召來了京中,韓家人以前並沒有大富大貴過,做派行事都一股子土味,因此韓家除了頭頂一個爵位,並且一個女兒嫁進國公府之外,其它在這京中,全沒有一點人脈,如果韓家真的敢在孝期出來砸鬨紀府,那李蘭蘭真的這輩子也彆想嫁了……
更何況孝期鬨事,韓家也會聲明儘毀,因此李蘭蘭當時在馬球賽之後,一邊向舅舅坦承,是自己不想要紀家的婚事,一邊找了韓菱華幫忙,反而去催促著紀家退了婚事。
這件事,本來該是皆大歡喜的,但中間卻有了一點的小變故,那就是當初紀李兩家定婚的時候,雖然隻是口頭的約定,也不到正式下聘的時間,但因著當初是紀家巴結李家,因此兩家訂下娃娃親之後,紀家有好些年,是逢年過節便借著李蘭蘭,給李家送禮的。這禮物每年都有單子,也確定是交到了長房韓夫人手上,後來韓夫人將長房的財產與代管的李家的鋪子都交給了二房之後,手中的銀錢便沒有那麼寬裕了,紀家送來的這些錢物,多多少少是對長房的生活有不少改善的,更何況還有韓夫人過世後,紀鬆凝也不停的給李蘭蘭送這送那,說句實話,李蘭蘭姐弟後來幾年,確實用過紀家的銀錢。
而在李家長房經濟上最困難的那幾年,韓家做為外家,也確實並沒有過多的幫助過李蘭蘭。
所以當時韓菱華闖到紀家,激紀鬆凝退婚,紀鬆凝又為了李蘭蘭,同莫夫人鬨騰,因此莫夫人氣極之下,便在公開的場合說過一些不太好聽的話。大意就是韓家這些年讓紀家出錢養著外孫女,如今出事了又來當好人,除了拳頭半點實惠沒有諸如此類的話。韓家聽了,心裡自然是很不好受的,雖然也是怒極了想反駁,可是這事與紀氏毀婚不同,因為當真論起來,莫氏說的倒也沒有錯,韓府這些年也是走的背運,忠信侯先死了父親、又死了老婆,又死了妹妹,最後死了親娘,這多年來韓家基本的活動軌跡就是兩件事,治喪和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