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她說晉王夫妻的壞話,晉心才肯拿出這禮單來,合著是為了她著想,不想讓她知道欠了彆人的人情?問題是晉王府送回了靜心,隻要沒法證明人是她們擄的,這人情她就已經欠下了,更何況這禮單上是三萬兩銀子,靜心一個老尼姑,拿什麼來還。香火錢嗎?
想一想,自己的添妝被人做成了尼姑庵,已經夠慘的了,但更慘的是就連尼姑庵都沒她的份……王怡真在心裡給晉王府打了一個大叉,光搞定丈母娘有什麼用?求來搞定她啊。
帶著各種不滿,王怡真也沒法說什麼。以前在鄉裡,王怡真10歲之後就接管了庵裡的外交大業,靜心她們這群老尼,這一輩子不是在庵堂裡念佛,就是忙於種田養菜,鄉裡的人情世故她都懂得少。更何況這京中滿是人精子,王怡真從來沒指望過這些老尼能幫她什麼,但至少靜心在心裡還知道護著她,不想讓她背人情,王怡真覺得這已經很足夠了。
不管怎麼說,靜心都已經平安的歸來,到底禍首是不是晉王府,隻怕一時半會也查不清楚,王怡真自從進京之後,搞不定的事情越來越多,也不差這一兩件了,但至少有了啟聖帝的背書,以後靜心這些人的安全還是可以保障的,王怡真也就沒在糾結尼姑庵的事情,橫豎老尼們需要養老的地方,她手上如今又是好幾十萬的添妝,大不了等著建起廟來,再將錢還了晉王府就是了。
王怡真不再糾結晉王府的事,又拉著靜心問起了她被擄後的情況。靜心當初是怎麼跟劫匪說的,又跟王怡真重說了一遍,可是從頭到尾,也就是些王怡真愛吃什麼、愛穿什麼、愛學什麼、愛用什麼的內容,這知道的是,是人質回答綁匪問話,不知道的得以為是住宿學校老師跟家長彙報情況呢。
“他們沒有問過那小佛像的事情嗎?”王怡真說道。
靜心遇到的情況同陸大林很像,陸大林也是醒來被蒙著眼,並沒有受什麼虐待,隻是綁匪不讓他起身,不停的問話,可是陸大林被問到的都是有關惠心那尊小觀音像的事情,而陸大林卻是個快遞員,真的對那小觀音像,一無所知。因此王怡真一直覺得,綁匪搶了靜心去,一定會問有關那小觀音像的事情,可是他們問靜心的,卻隻有王怡真的生活日常。
“什麼小觀音像?”靜心問道。
王怡真才想起來,靜心連陸大林失蹤的事都不知道,她隻怕一直以為那小觀音像,陸大林早就給她帶到了呢?
莫非劫陸大林的人,同劫靜心的人,還是兩撥人不成?
王怡真頭痛的多了,都習慣了。
如今已經能確定的是,諸多勢力想找的,該是肖婉兒的一本書,而那本書挑聖賢之人認主,得之可得天下。
總覺得聽起來像是什麼瑪麗蘇的開篇劇情簡介……
最可怕的是她好像還被內定成那個注定要蘇的女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