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都是貧窮惹的禍(2 / 2)

“這件事,我來解釋吧。”晉王妃苦笑著說道:“其實……天雷山一直都是晉王府的勢力,之前菱華我也同你說過了,晉王府一直致力於幫助不擅長經營的武將之家,從產鹽區運送了糧食到邊關,再兌抑鹽引,如今大齊邊境安穩,武將們不打仗,便沒有收入,可是你是知道我家王爺的,他倒是大齊境內唯一有仗可打的人,可是這打起仗來隻出不入,花銷更大啊。”

晉王妃說的,便是晉王常年領兵在外的事情。

大齊立國之初,因為是個小國,連境上時不時的開戰,武將們的錢財來路無非是攻城之後可以吃大戶,可是後來吞並了幾個小國之後,其它的小國,要麼附屬稱臣,要麼避其鋒芒,大齊前麵的幾任皇帝,也都是走的愛民如子、休養生息的政策,並不鼓勵戰爭,因此自從40年前打下冀州、30年前打下並州、20年前打下涼州之後,近20年來,都沒有戰爭了。

武將們拿著朝廷的那點子俸祿,也就足夠家裡人吃飯,因此都十分的羨慕還有仗可以打的晉王,武將們會紛紛投靠晉王,也是為的從他手裡討一份出征的差事,可是晉王心裡也苦啊。這些年來,他領著兵四處征戰,卻主要對付些流民起義,要不然就是追查些被大齊吞並的舊朝皇室的複國軍。

前者是生活所迫,窮到一個份上才會造成暴亂,這樣的人殺多少也發不了錢,還要賠一費挖坑填埋屍體的錢,而後者即然說要複國,也就是說現在這些人生活的地盤都已經是大齊國土了,晉王就算能滅掉他們,也不能在自己國家的地盤上吃大戶吧?更何況複國軍就算有些資財,為了複國也要將錢兌換成利器刀劍,晉王繳了這些東西,難不成還能往哪裡去賣?偏他又是個對子弟兵極好的元帥,手下的人死傷殘疾,他都要發下撫恤、亡者家中的老幼病殘,也要代為照看,晉王越是打仗,這開銷就越大,彆人羨慕他,他卻是有苦難言,要他放棄為自己賣命的兵丁,吞掉撫恤的錢,要他去找盤剝貧苦百姓,他做不到,可是要他這樣永無止境的隻出不入,他也沒有能力……

晉王妃趁著解說的機會,像王怡真大吐苦水,但怎麼聽怎麼是又將晉王吹了一番。

總而言之,晉王府也缺錢,沒有收入,隻有支出,眼看著這種情況越打仗越窮,終於有一次,讓晉王找到了一個發財的門路……

晉王那一次帶兵回京去剿滅複國軍的時候,將一支販私鹽的江湖小隊當奸細抓了起來,沒想到對方剛做完一票的買賣,那手裡的資錢簡直頂得上晉王府一個月的開銷,自那之後,晉王便茅塞頓開。

沒錯了,就是傅衛東常做的那樣,黑吃黑,同樣是劫道搶錢,搶好人的錢是喪儘天良,搶壞人的錢不就可以了嗎?

以前的時候,晉王隻剿起義的流民和叛國的舊朝遺後,是因為山賊們也有眼色,等閒沒有人會靠近國家的正規軍,但那一次之後,晉王幾次是到處的主動出擊,閒著沒事也要剿個山寨來增加一下收入,一時間,南北綠林都被他吃過黑。

隻是這樣做也有彆的壞處,一個就是山匪本來也是另一種形勢的流民,結成團夥,大多數也就是劫個商戶富戶,濟一下自己的貧,真正凶殘到以殺人為樂的還是少數,晉王不挑人的四處吃黑,便搞到一些山匪活不下去,於是除了商戶也開始向民眾伸手,老百姓本來便會發現,本來還算正常的生活,讓晉王來剿匪兩三次,簡直就要流離失所了。更何況山匪流民本來也是老百姓,手上沒有人命的,就算被官府抓到也就是蹲大牢,可是晉王帶著兵剿來剿去,失掉了親人的匪賊家小,就算是不敢公開質疑,也是心懷恨意,於是晉王在老百姓中的口碑便越來越差,什麼吃人肉啊喝人血啊,一天不殺人全身癢啊,總之這殺神之名是同他分不開了。

“我家王爺,可真的是太難了。”晉王妃說到這裡又是一陣的長歎,簡直是替丈夫抱起了叫天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