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拒和(2 / 2)

王怡真聽的忍不住的點讚。

杜繼倒是個兄弟情重的人物,他想要給山望山留一條生路,又不好直說不要追究,便拿了晉王府的安危來說事,江湖上的草莽之徒,又是立寨為寇多年,能有幾個貪生怕死的,將山望山追得急了、逼的狠了,隻會使出些同歸於儘的手段。

倒真不如像杜繼提議的這樣,先不要去管他了,保住了天雷寨,還能在冀州立足、韓家的物件也慢慢再追,損失的錢財好歹也並不多,總比真的鬨騰個兩敗俱傷來得好些。

隻是這樣唯一對不住的,便是那位不知道姓名的富家小姐,隻怕是八成要做一輩子壓寨夫人了。還有韓家,山望山自己走便算了,還帶了一批的兄弟,不論他之後是再立新寨還是隱居避世,總得要銀錢,山匪們拿臟物變現的幾個途徑,王怡真也不是不曉得,鹽引這種東西,當鋪可不會收,逃跑路上一時也找不到財力雄厚的買家,最重要的山望山知道這是晉王府的生意,也不見得就敢隨意出手,因此首先拿出來變賣的,一定是那些韓家祖物了。若是眾人一刻不停的追著山望山,那還有一絲可能,將這種東西贖回來,可是若等事後風平浪靜再找他討要物件,那麼鹽引或者還能追回,韓家那些祖物可就彆想了。

晉王府若是認可了杜繼的提議,那韓家不但找不回失物,沒有了戴罪立功可翻身的機會,更可能的還是被人將祖物當掉,再拿不回來。也怪不得杜繼不敢當著韓家的麵說,王怡真更是慶幸她的預感很正確,將李奕城也支開了,這種事不用忠信侯,韓菱華和李奕城若不打死他,都對不起祖宗。

不過這事杜繼既然提了出來,倒也不是沒有回旋的餘地。

若是杜繼對韓家說不要追究了,那真的是全世界的鍋都讓韓家背了,韓家當然不會同意。

可是杜繼是讓晉王妃來拿主意,晉王妃若說不追究,那自然就可以不追究。

韓家就相當於用祖物換回來了晉王府的平安,也算是將功補過的一種了,雖然說是功過相抵,可是到底直接有利於晉王府,天雷山倒欠他家一個人情,以後在冀州這邊買賣的路,也會好走些。而韓家棄了祖物不但能換到晉王府的人情,也並不是純損失,這些物件會由天雷山拿錢賠償。雖然說這樣是有些貶低韓家,可是韓家離開冀州20年了,這些祖物要真的這麼貴重,早就一起拉走了,放在老宅20年來才拿,說到底也不過是韓家以前富著,看不上眼,如今窮了又覺得這些東西有價值,或用或賣舍不得罷了。並非是不能用錢來衡量。

這才是晉王妃來此調停的意義所在,天雷山同韓家的過節,是可以通過晉王府居中,開出一個價碼來的。若這件事能拿錢擺平,那也就不算是什麼事了,而能夠讓韓家閉嘴的錢,天雷山還是有的。

無論怎麼想,杜繼的提議,是最穩妥安全的,於晉王府、韓家、天雷寨三家都有好處。這調停做的……王怡真覺得她同傅衛東就是白來的……也不對,至少傅衛東還認了個親。

晉王妃沉默了一下。

然後搖了搖頭。

“不行,韓家的失物,必須立刻追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