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包圍撤退(2 / 2)

“????”王怡真沒聽明白,這話都當著她的麵說了,還讓三娘子轉告獻國夫人,這意思是……

李奇誌因認得她是三娘子,反而不相信她就是獻國夫人嗎?

王怡真突然覺得好慘,自己怎麼走到哪裡,都要被人懷疑身份啊?

李奇誌說完,撥馬便走了。

其它四寨的寨主你眼望我眼,也沒想到這位爺走的這麼乾脆?

更彆說王怡真諸人,都有點傻眼,這就走了?真走了?沒聽說過險石灘是這麼守江湖道義的人啊,就因為山望山藏了武器,自己人便下了殺手?這江湖道自有規矩,說好的比拳卻偷藏刀具,丟了自家的臉麵,往大裡論,沒有信義,是可殺,然而也僅是“可”,沒有人追究,不殺自然也可。利益之前,背信負義的人從來不少,彆的不說,東山、成元、黑水、萬嶺四寨都是毀過規矩,來圍攻汶邊寨的,也沒看李奇誌這樣的嫉惡如仇啊?那做什麼拿對山望山這麼狠?

王怡真有些相信,李奇誌真的是需要她了,他一定是有什麼事很需要她。

因此若山望山殺了李奕城,王怡真做了寡婦,這一生都寧死不會幫他們,李奇誌需要她,以至於到了要幫著她保護李奕城的地步。

此時,忠信侯韓同早將李奕城硬架了回來,小少年哇哇大哭著撲上來,撲在王怡真身上,還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把王怡真心疼的不行,又是自責自是順毛又是擼頭,嘴裡一個勁的安慰,朝小嬌都看不上她那個勁,嘟囔著她不是以前的女大王三娘子了,像是這小鬼親娘。王怡真也這麼覺得,可是今天這事情,還是她判斷錯誤,把個初涉江湖的孩子扔給了山望山這麼個心思陰狠的惡狼,看把娃給虐的。

李奕城在京中紈絝這麼多年,彆看四處惹事,可是當初見王怡真落水,下水相救一點也不猶豫,本心裡是個不知道世間險惡的好孩子,王怡真這麼多年來,自己都沒有適應綠林道上的這些道道,就把他給扔出去了,如今也是後悔的不行,再加上這次險死還生的,真的是嚇的她不輕快,於是本來就從來沒治好過的媽癌全麵爆發,發誓以後可得把孩子護好了。

比起李奕城的命大和王怡真的慶幸。

杜繼同傅衛東便有些實慘了。

傅衛東一開始不露麵,便是不想直接同山望山對上,他還記掛著當年在行健武館的交情,杜繼則是怕王怡真牽扯進去,真心的想給兩邊做合解,哪想到傅衛東是重逢即死彆,連最後一麵也沒見著,剛來得及瞻仰了個遺容,杜繼倒是見了個最後一麵,可是……

他若不喊“住手”,便讓山望山殺了李奕城,將王怡真同六寨的仇蓋個板上釘釘,說不定李奇誌便不會射那一箭了。

其實他也知道,李奇誌有求於王怡真,那一箭救人是個態度,他怎麼也會射的,可是杜繼就是忍不住的想,“如果當初……?請來文學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因此杜繼帶著山望山的屍體,還有山望山那20多個瑟瑟發抖不知所措的部下,很快的就離開了,走前也隻對傅衛東一個人打了招呼,就連王怡真也不肯再見一麵了。再叫他住回陶家,看著李奕城跟在王怡真身邊打轉,也確實為難人,王怡真也不敢,萬一這位爺為著兄弟之情又看李奕城不順眼了呢,因此他走也就走了,隻是可惜了沒能多說句謝謝,但想來杜繼也應該不需要。

山望山死了,杜繼走了,山家同李家到底是什麼恩怨,也就不知道了。

王怡真隱隱覺得,杜繼該是清楚的,因為他一直表現出的態度,並不擔心山望山會暴起殺人。在山望山挑戰李奕城時,他明暗裡還給王怡真下了小套,誤導了王怡真的判斷,似乎杜繼覺得山家同李家的恩怨並不要命,甚至他願意推波助瀾給山望山一個打李奕城撒氣的機會,隻是並不知道山望山為了什麼,突然要下殺手。

問傅衛東,傅衛東也不曉得,隻是隱約聽說當初李奕城的父親,宋國公府世子李如海,在吾威殺案中,帶著50家將殺了近300江湖人,可能其中有山望山的親友吧,他到底不在行健武館常住,也僅是聽說。

王怡真便不再問這件事了,反正山望山沒有孩子,死了就是了了,杜繼那邊,以後少來往吧。

於是一群人在陶家稍住休息,很快便明白了李奇誌為什麼會撤走了。

講冷笑話的阿蘭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