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怎麼想也不可能,那可是太子,他什麼都不用做,啟聖帝大行之後,這個皇位自然是他的。
可是聽起來又如此的順理成章,因為啟聖帝的兒子裡,就他是個什麼也做不成的,他此時是太子,可不一定一直是太子,想一想,如今爭位的諸王中,還真的就隻有他沒有任何的功績足以彰顯德行,而需要一支叛軍呢。
再引申一下,太子若是因能力不足被廢,大不了一生被困於府中,李蘭蘭做為妾室,生的孩子也是庶出,生活同現在也沒什麼區彆,有王怡真關照著,怕是過得還要自由些。可是若太子組叛軍被發現,那就是謀反的罪名,到時候太子一府全要人頭落地,貌似再查下去,李蘭蘭的性命都要保不住了……
王怡真都快哭了,她早就知道,有線索不是什麼好事,線索越多……她過的越慘。
不過……
遠處的叛軍且不提,山春的事情,一定要查清楚,往私裡說,這姑娘心懷恨意,又隱在暗處,不把她擺平,王怡真同李奕城在明處都沒法好好睡覺了,往公裡說,王怡真還是覺得太子不太像是會做組織叛軍這種事的人。
1他脾氣太溫和,人也慫。當然,這或者也是一種偽裝。
2李皇後當年的勢力,都是李家扶持起來的,如今,也多數給了太子妃,太子妃無疑就算是個太子府裡,也是手握大權的人,就像是李蘭蘭曾經因為家仇,而希望能將太子同太子妃區分來看一樣,王怡真也覺得,組建叛軍指揮山望山這種事,太子妃在背後調度的可能性更大,要不然為什麼保護山春的是李奕年,而不是太子或其它人呢。不是王怡真自誇,她如今真的是啟聖帝麵前最受寵的孩子,又對太子最親近,講不好聽的,王怡真同太子表現出來的手足情,已經成為了太子在啟聖帝麵前討寵的利器。對付李奕城王怡真隻對太子妃有好處,真傷了兩個人,太子反而失去了進宮常伴聖駕的機會,得不償失。
3最後的一點就是,太子組建叛軍真的是非常危險的。啟聖帝雖然對他冷淡,但一向是所有兒子一碗水端平,並且也從來沒有流露出一點廢儲的意思,太子私下裡,肯定有自己的人手勢力,可是公然以叛國軍的名義活動?但凡被誰查出了一點點情況來,他就危險,他何必要將自己置於這種危險的境地呢,說來說去,太子若同偽叛軍相關,反而隻會讓彆的親王得了利。
山望山既然因為兒子的死,能恨李奕城,又為什麼不能恨太子同太子妃呢?畢竟山耀祖攔門,確實是儘忠職守,而太子卻因為慫著,將李奕城闖門一事輕輕放過了,雖然事後賜過藥材,可是卻絕中口不提為山耀祖討回公道一事。
山望山若是因此而憎恨太子,轉投了彆的親王的門下呢?會不會,山望山原本確實是太子妃的人,但他的慈善,連太子妃都不知道呢?
所以,山春依然是重點,一定要從她身上,找到山望山之前在京裡的行跡。
那麼,又該如何找到山春呢?
王怡真表示,唯今之計,也隻能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