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因此信了迎的話,卻沒有想到,太子心裡卻舍不下這個妹妹,而為了向太子解釋此事,該到用到迎的時候,她人卻跑了。搞的她像離間人家兄妹感似的,本來就已經兩邊不是人了,結果她的父親又跑去離間人家父女的感,然後才發現,原來被離間的最徹底的,反而是李家大房這父女兩個……
太子妃心累的不行,以前兩邊遮遮掩掩,無法互通信息,造成了誤會。如今話都清楚了,太子妃也願意道歉,她是深刻了解到了,同王怡真聯手的好處,可是比同王怡真做對好得多了,隻看王怡真進京之後,李家大房二房的形勢逆轉就該知道,隻要王怡真彆再追著她家打了,她什麼都願意做。
“我記得之前陛下給獻國夫人賜了府、是韓王府給你們置辦的家具吧?晉王府捐了一做尼庵,連我那親妹妹……都送過了頭麵,起來也是我怠慢了您,我嫁妝裡還有一些前朝的古玩,若是夫人不嫌棄,拿去做個擺件也是好的。”
王怡真無語,她是知道貴人們消息都靈通,但是她很窮這件事,也已經靈通到了這件份上嗎?聖上賜了房子之後,裡麵空檔檔的,她是一點銀錢未動,所用的物件全是彆人送的,不然她寧可空著……但她其實不是窮,她隻是想低調的富著好嗎?濟寧伯府後院裡那一堆的書,算算價值她也是百萬富翁啊好嗎?
於是王怡真點頭:“行啊。”
如果有人願意送古董,她也不是非要空著自家的百寶格櫃的。
一個願意送,一個願意收。
兩邊的結盟也就算是簽約了,就此擯棄前嫌,攜手保太子。
隻不過要保太子,第一要務,就是找出來叛國賊軍背後的組織,首先,就是要找到金環。
而這一點,又是隻能王怡真來辦了。李蘭蘭沒有這樣的人脈,太子妃……也一樣沒有,李家的人脈都在上層貴族之間,若是查到戶部查個戶籍或許沒有問題,要在京中最黑暗的角落裡找個私娼,實在是業務超綱。
等到出了太子妃的院,王怡真問李蘭蘭:“那些嫁妝,你要不要先過目?”
太子妃的嫁妝,有一部分是李家大房韓夫缺年送了給她的,李蘭蘭之所以一直同太子妃彆苗頭,有一大部分原因也是想拿回嫁妝。
李蘭蘭聽了搖了搖頭。
“都是古董,我收著能做什麼呢?”睹物思人?大可不必。她想拿回嫁妝,是覺得那嫁妝原本該是自己的,但韓夫饒嫁妝,一部分也該是李奕城的,王怡真在外麵東跑西奔的,不知道有多少事要忙,錢都拿來了查各種進度,一點不肯亂花,有這些古董擺著,總比家具裡空的要好。
王怡真也便不同李蘭蘭客氣了,古董也是她喜歡的貨品之一,平時拿來能當擺件,關鍵時刻就可以去當鋪換銀子,實話,大家送她禮物,都喜歡給實物,可能是覺得送錢太俗,但是……她缺現錢啊,之前跟著晉王在外麵,吃用都是公家的,一回了京,一大家夥吃穿用度都要花錢,她這現銀眼見得快空了,因此王怡真也沒有客氣。
太子妃那邊的送,是指之後會具體擬個禮單,隨單送到府上,但王怡真直接就跟太子開口,廳裡已經擺上的一對的花瓶,她看中也就拿走了……
出了李家,帶著李奕城,上了莫應駕著的車。
獻國公府沒有車夫,以前駕車這種事,隨便抓個不值崗的兄弟就做了,不過自從莫應投了過來,他的駕車技術同服務態度,倒比青雲的兄弟要來得好得多,到底是前服務業從業人員,比起原來自由散漫的山賊還是要妥當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