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何處(2 / 2)

肖婉兒其實已將他出身上的賤籍抹掉了,否則海氏嫁他,他也不能得封伯爵,可是科舉卻是他自己放棄的,他已經明白,自己除了詩詞有天份外,其它學科種類並沒有那樣通天的才能,非勤無以補拙,卻又因為從小有才,受母親兄長溺愛,並不能吃苦耐勞的學習。肖婉兒看中他的詩才,也不逼迫他,他初時覺得慢慢來就好,學習這種事也可以細水長流,可是兄長和肖婉兒接連過世,再沒有人賺錢寵他了,王仕連才知道生活的不易,又覺得不能辜負肖婉兒的囑托,便以找孩子為借口,依然的流連青樓楚館,那裡確實也是打聽消息的好地方,可是其實他心裡清楚,是因為自肖婉兒死後,隻有在那裡,他那些情詩曲詞才有市場,才受人尊敬和認可。

“你母親答應了我的,她已經做到了,她能抹我賤籍出身,卻不能替我去科舉啊,是我自己放棄了的。”王仕連苦笑道。

王仕真也沒想到最後會是這麼個答案。

陶莊頭當年被銀月拒嫁,以為是肖婉兒爽約,他由已及人,推斷王仕連也是因此而對肖婉兒有恨,看來陶莊頭嘴上忠心,心裡還是有所不滿的,但銀月親口說,是她當年不肯嫁,因此想來,肖婉兒對於她的這些心腹人,是真的已經做到很好了。

王怡真再次問道:“當初送我母親遺物的老管家何在?”就是銀月姨娘說回來就告老還鄉,失蹤了的那個。

王仕連便給出了一個地址。

“那老管家是我母親一個族人,因為年老不能再作農活被兒子拋棄,我母親小時候便曾受他照顧,因此便接了他來,依然負責照顧我們,他隻聽我們兄弟的吩咐,但並沒有什麼見識,年紀也大,適應不了京城的生活,也放心不下兒孫,攢下一點錢,一直想要回鄉了,押送遺物是他為我做的最後一件事,我也是給足了他養老錢的,隻是聽說回去不到一年,還是饑寒而死,但這是他自己所選,我也沒有辦法。之所以瞞他去處,也是因為鄉中知道我的出身,我想瞞的,還是母親的經曆罷。”

到此,王怡真的問題問完了,王仕連的解釋也全部結束。

可以說無懈可擊、沒有漏洞,當然,也無從查證。

要不然,就是全是真話,要不然,就是假的完美,王怡真想了想,決定暫時選擇相信。

不管怎麼說,王仕連的身邊,是真的受到了常年的監視,而且不隻是了李皇後所派的海氏,還有啟聖帝身邊的人。

昨天王仕連剛回了府,連受到監視,而今天監視就撤了,可見濟伯寧伯的密衛大管事,說他們兄弟已經退出了密衛,該是真的,也就是說,啟聖帝都相信了王怡真是真,等著她自己獻寶,而不再監視王仕連呢。

那麼真正的問題又來了,她又要到哪裡去找這件“本該在她身上的寶物”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